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炳靈寺石窟(炳灵寺石窟)

拼音 bǐng líng sì shí kū

注音 ㄅㄧㄥˇ ㄌㄧㄥˊ ㄙˋ ㄕˊ ㄎㄨ

炳靈寺石窟 词语解释

解释
  •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
  • © 汉典

    炳靈寺石窟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炳灵寺石窟

  •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 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稟令
      2. 秉憲
      3. 餠銀
      4. 餠拓
      5. 稟資
      6. 柄授
      7. 淸枯
      8. 野祭巷哭
      9. 盛衰榮枯
      10. 疾枯
      11. 卒哭
      12. 根朽枝枯
    相关词语
      1. 炳賁
      2. 炳若日星
      3. 炳煥
      4. 炳如日星
      5. 炳烺
      6. 炳輝
      7. 彪炳
      8. 虎炳
      9. 遺炳
      10. 粲炳
      11. 爛炳
      12. 祖炳
      13. 窟泉
      14. 窟窡
      15. 窟窿眼兒
      16. 窟郞
      17. 窟藪
      18. 窟室
      19. 榆林窟
      20. 豺虎窟
      21. 情窟
      22. 雲水窟
      23. 鼠窟
      24. 香窟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