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火耗

拼音 huǒ hào

注音 ㄏㄨㄛˇ ㄏㄠˋ

火耗 词语解释

解释
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
-----------------
国语辞典
火耗huǒ hàoㄏㄨㄛˇ ㄏㄠˋ
  1. 碎银经火镕铸成银锭或元宝过程中,所生的损耗。亦指州县政府为弥补铸币损耗而征 收的附加税。见《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

  2. 额外的需索。《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倒还有几两多余,被兵马司勒了加二的火耗。」

© 汉典

火耗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火耗

  • “火耗”起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清初的官员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作用,以后也就默认了。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火號
      2. 火号
      3. 火號
      4. 火号
      5. 夥賊
      6. 夥併
      7. 伙計
      8. 伙同
      9. 夥頤
      10. 夥長
      11. 末号
      12. 顶号
      13. 景氣對策信號
      14. 卑号
      15. 惨号
      16. 號號
    相关词语
      1. 火德星君
      2. 火丞
      3. 火燒雲
      4. 火中放蠟
      5. 火势
      6. 火維
      7. 明若觀火
      8. 杀人放火
      9. 十年萤火
      10. 虚火
      11. 祆廟火
      12. 營火
      13. 耗磨日
      14. 耗音
      15. 耗射
      16. 耗误
      17. 耗廢
      18. 耗余
      19. 暗耗
      20. 破耗
      21. 生事作耗
      22. 亏耗
      23. 羸耗
      24. 家耗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