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清靜無爲(清静无为)

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èi

清靜無爲 词语解释

解释

◎ 清静无为 qīngjìng-wúwéi

[quiet and inaction]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 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
国语辞典
清静无为qīng jìng wú wéi ㄑㄧㄥ ㄐㄧㄥˋ ㄨˊ ㄨㄟˊ
  1.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 汉典

清靜無爲 成语解释

【解释】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出处】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汉典

清靜無爲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清静无为 (老子的哲学思想)

  • 清静无为亦作“清净无为”。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汉初实行这种政治策略。清静无为是道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
  • 无为,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道家自然有“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前者是后者的否定,因为它用“人为”否定了“自然”。但它也是同一个自然的“自否定”,因为“人为”、“创造”也是自然,而且更加是自然,所以它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真正的自然。道家的“自然”概念中的两个层次,即“无为”层次和“有为”层次。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才是道家所提倡的道常无为法自然。
  • 清静无为 (汉语词汇)

  • 清静无为,汉语成语。
  • 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
  • 释义: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清淨無爲
      2. 淸靜無爲
      3. 淸淨無爲
      4. 淸淨無爲
      5. 清淨無為
      6. 清淨無爲
      7. 清浄無爲
      8. 淸靜無爲
      9. 清靜無為
      10. 輕黠
      11. 青盲
      12. 輕裝簡從
      13. 淸平調
      14. 輕雅
      15. 青絳
      16. 膩胃
      17. 備衛
      18. 以謂
      19. 美味
      20. 丞尉
      21. 趙衛
    相关词语
      1. 清才
      2. 清水池
      3. 清調
      4. 清愨
      5. 清觴
      6. 清虛洞府
      7. 西清
      8. 弊絕風清
      9. 卵清
      10. 連底清
      11. 中清
      12. 血清
      13. 爲民造福
      14. 爲下
      15. 爲害
      16. 爲頭把腦
      17. 爲人師表
      18. 爲問
      19. 寡爲
      20. 清浄無爲
      21. 恬淡無爲
      22. 無以爲
      23. 唯所欲爲
      24. 敢作敢爲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