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 [islet in a river]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国语·楚语》
淮有三洲。——《诗·小雅·鼓钟》。传:“淮上地。”
避渚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洲沚(洲渚,洲淤。水中小块陆地);洲岛(水中陆地);洲场(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洲屿(江中沙洲);洲浦(洲溆。洲边)
(3) 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 [continent]
天下有五大洲。——《明史·外国传》
又如: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七大洲
常用词组
【漢典】
洲 國語辭典
名
-
水上的陸塊。如:「沙洲」。《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地理學上稱地球上的大塊陸地為「洲」。如:「亞洲」、「歐洲」。
【漢典】
(说文解字未收录“洲”字头,请参考“州”字:)
《說文解字》
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㫄,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詩》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之。𠄓,古文州。職流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洲,非是。
《說文解字注》
(州)水中可凥者曰州。凥,各本作居,今正。者字今補。周南:在河之州。釋水、毛傳皆曰:水中可居者曰州。水
𠣘繞其旁,从重川。水字今補。
𠣘繞,各本作周遶,誤,今正。
𠣘者,帀也。會意。職流切。三部。俗作洲。昔堯遭洪水,民凥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州本州渚字,引申之乃爲九州。俗乃別製洲字,而小大分係矣。詩曰:在河之州。關雎文。證州之本義也。一曰州,
𤲮也。以㬪韵爲訓。
𤲮,耕治之田也。各
𤲮其土而生也。人各耕治以爲生。此說州之別一義。其實前義內可包。
(
𠃕)古文州。此像前後左右皆水。
【漢典】
洲 音韵方言
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州」。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