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xiè

ㄒㄧㄝˋ

部首 氵

部外 5

总笔画 8

繁体 瀉

瀉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CFB

左右结构

441451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pgg

ebym

vwza

37127

拼音 xiè

注音 ㄒㄧㄝˋ

部首 氵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6CFB笔顺 44145151

常 标

泻 基本解释

● 泻

(瀉)

xiè ㄒㄧㄝˋ


  1. 液体很快地流:倾~。
  2. 排出稀屎:~肚。~药。

英语 drain off, leak; flow, pour down

德语 Diarrhö, Diarrhöe, Durchfall (S)​,fliessen (V)

法语 couler,diarrhée,dysenterie,assécher

【漢典】

泻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泻

瀉 xiè

动

(1) 倾泻 [pour down]

泻,倾也。——《玉篇》

以浍写(泻)水。——《周礼·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宋· 陆游《雨夜》

又如:泻泪(形容泪流如注);泻溜(泻下小股水流);泻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倾洒);泻润(谓雨水倾泻滋润。比喻帝王下施恩泽)

(2) 倾注;倾倒 [pour into;topple and fall]

吟诗欲泻百重愁。——《水浒全传》

又如:泻注(倾注);泻盆(大雨倾盆);泻辩(滔滔不绝地辩论);泻囊(倾囊,谓拿出所有的钱)

(3) 排泄[have diarrhea]

泻,吐泻。——《广韵》

又如:泻邪(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泻痢(下痢);泻证(下泻的症候);泻火(中医为清泻邪火实热的一种治法);上吐下泻

(4) 消散 [dissipate]

…,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史记》

词性变化


◎ 泻

瀉 xiè

名

盐碱地 [salt-alkali field]。

如:泻土(有盐碱不能生长草木的土壤);泻卤(冒盐碱,亦指盐碱地)

常用词组


泻肚泻湖泻盐泻药
【漢典】
【巳集上】【水】 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泻”字头,请参考“瀉”字。)
【巳集上】【水】 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𠀤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𠀤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

 

【漢典】

泻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粤语 se3潮州话 sia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泻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瀉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鞢(xie4)
    2. 灺(xie4)
    3. 䵦(xie4)
    4. 炨(xie4)
    5. 徢(xie4)
    6. 爕(xie4)
    7. 亵(xie4)
    8. 㴬(xie4)
    9. 䢡(xie4)
    10. 㰔(xie4)
    11. 䲒(xie4)
    12. 偰(xie4)
同部首
    1. 㴢
    2. 㳯
    3. 灀
    4. 㴋
    5. 洭
    6. 溨
    7. 漤
    8. 㴛
    9. 㳨
    10. 浗
    11. 㳦
    12. 㴚
同笔画
    1. 実
    2. 肯
    3. 绌
    4. 𠈉
    5. 饰
    6. 绍
    7. 䇃
    8. 爬
    9. 𠕙
    10. 妿
    11. 拌
    12. 昑
初中古诗词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