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治絲而棼(治丝而棼)

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注音 ㄓˋ ㄙ ㄦˊ ㄈㄣˊ

治絲而棼 词语解释

解释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国语辞典
治丝而棼zhì sī ér fénㄓˋ ㄙ ㄦˊ ㄈㄣˊ
  1.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唐.冯用之〈权论〉:「不可施而施,则礼义如说河济渴矣;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也作「治丝益棼」。

© 汉典

治絲而棼 成语解释

【解释】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处】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示例】夫政出多门,非国家之福也。既有下院以代表民意,而复以上院掣肘之,是~也。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

© 汉典

治絲而棼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治丝而棼

  • 治丝而棼,成语,作宾语、补语,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制土
      2. 致仕官
      3. 質難
      4. 瘈狗
      5. 致歉
      6. 滯底
      7. 土羵
      8. 典墳
      9. 橫汾
      10. 馬鬣墳
      11. 響墳
      12. 久墳
    相关词语
      1. 治器
      2. 治曆
      3. 治改
      4. 治戎
      5. 治國安民
      6. 治跡
      7. 佐治
      8. 焙治
      9. 自治
      10. 郡治
      11. 乘治
      12. 辦治
      13. 棼囂
      14. 棼芻
      15. 棼穢
      16. 棼櫓
      17. 棼纚
      18. 棼煙
      19. 重棼
      20. 宮棼
      21. 樓棼
      22. 解棼
      23. 泯棼
      24. 絲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