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河南墜子(河南坠子)

拼音 hé nán zhuì zǐ

注音 ㄏㄜˊ ㄋㄢˊ ㄓㄨㄟˋ ㄗˇ

河南墜子 词语解释

解释

◎ 河南坠子 Hénán zhuìzi

[Henan zhuizi] 曲艺的一种。近代由道情和莺歌柳等衍化而成。音乐属板腔体,表演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形式,以坠琴、简板等乐器伴奏,节目、曲目丰富

-----------------
国语辞典
河南坠子hé nán zhuì ziㄏㄜˊ ㄋㄢˊ ㄓㄨㄟˋ ˙ㄗ
  1. 河南地方戏曲。起源于河南和皖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二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并用脚踏的梆子打节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

© 汉典

河南墜子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河南坠子 (传统曲艺形式)

  •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
  •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禾茇
      2. 禾旦
      3. 和而不唱
      4. 合藥
      5. 鞨巾
      6. 禾黍故宮
      7. 瑕滓
      8. 緹紫
      9. 麗紫
      10. 泥滓
      11. 拖靑紆紫
      12. 腰金拖紫
    相关词语
      1. 河淸海晏
      2. 河傾月落
      3. 河目龜文
      4. 河平
      5. 河曲
      6. 河淸酒
      7. 塔里木河
      8. 被山帶河
      9. 駛河
      10. 表裏山河
      11. 大河
      12. 跋提河
      13. 子實
      14. 子牙河
      15. 子黨
      16. 子真
      17. 子石
      18. 子晉笙
      19. 白摺子
      20. 散攤子
      21. 金樓子
      22. 大仰爬腳子
      23. 山子
      24. 山桐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