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ìn

ㄑㄧㄣˋ

部首 氵

部外 4

总笔画 7

䈜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C81

左右结构

441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ny

ep

vwz

33100

拼音 qìn

注音 ㄑㄧㄣˋ

部首 氵 部外 4总笔画 7

统一码 6C81笔顺 4414544

通 标

沁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沁

qìn ㄑㄧㄣˋ

  1. 渗入;浸润:~润。~人心脾。
  2. 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
  3. 头向下垂:~着头。
  4. 纳入水中。

英语 soak into, seep in, percolate

德语 sickern; hindurchsickern; herabtropfen (V)​,Qin (Name eines Flusses)​ (Eig, Geo)

法语 suinter,imbiber

© 汉典

沁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沁 qìn

〈名〉

(1) (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2) 同本义 [Qin River]

沁水,出 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3)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4) 县名 [Qin county]。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词性变化

◎ 沁 qìn

〈动〉

(1) 渗入;透出 [ooze;permeate]。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2) 吸水 [seep absorb (water)]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 韩愈 孟郊《同宿联句》

常用词组


沁凉沁人心脾沁入肺腑
© 汉典

沁 國語辭典

沁ㄑㄧㄣˋqìn
动
  1. 渗入、渗进。如:「沁骨」、「沁入心脾」。唐·孙欣〈奉试冷井诗〉:「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2. 汲水。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名
  1. 河川名。源出于大陆地区山西省沁源县北,东南流至河南省武涉县折南注入黄河。

© 汉典
【巳集上】【水】 沁·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沁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沁·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又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又【集韻】所錦切,音㾕。

又斯荏切,音襂。

又所禁切,音滲。義𠀤同。

又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 汉典
【卷十一】【水】

沁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从水心聲。七鴆切

『說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黨榖遠羊頭山。東南入河。上黨郡榖遠、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縣縣城南故榖遠城、漢縣也。前志榖遠下曰。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熒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黨河內河南也。水經曰。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南過榖遠縣東。至熒陽縣北。東入於河。按水經及注皆云至熒陽入河。師古據唐時在懷䩤武陟入河。疑轉寫錯誤。非也。古水道與唐時不同耳。山海經水經舉涅謁戾山、班許舉榖遠羊頭山者、羊頭卽謁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鄉縣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縣平遙縣。西南接沁源縣。一名麓臺山。迆邐而西爲綿山。其北爲介休縣。西爲靈石縣。皆謁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縣西北百里之綿山東谷。西南流經平陽府岳陽縣東。又折而東南經澤州府沁水縣東。又南經陽城縣東而入河南懷慶府畍。歷濟源縣東北。又南經府城北。又東南經武陟縣東、修武縣西而入於河。與唐時入河處同。从水。心聲。七鴆切。七部。經典釋文引郭樸三蒼解詁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 汉典

沁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日语读音 SHIMIRU韩语罗马 SIM现代韩语 심越南语 tắm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m1 sim5 cim5 [宝安腔] sim5 sim3 | cim5 [客语拼音字汇] xim3 [台湾四县腔] sim3 sim5 [海陆腔] sim3 sim5粤语 sam3潮州话 徐音3(深3)又 思音2(审),cim3 sim2 (chhìm sím)[澄海]cing3 sing2 (chhìng síng)

近代音 清母 侵尋韻 去聲 沁小空;中古音 清母 沁韻 去聲 沁小韻 七鴆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覃部 ;王力系统:清母 侵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沁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沁」 甲275「沁」 說文‧水部「沁」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䈜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菣(qin4)
    2. 抋(qin4)
    3. 瀙(qin4)
    4. 搇(qin4)
    5. 吣(qin4)
    6. 藽(qin4)
    7. 撳(qin4)
    8. 吢(qin4)
    9. 㞬(qin4)
    10. 寴(qin4)
    11. 唚(qin4)
    12. 揿(qin4)
同部首
    1. 港
    2. 漤
    3. 㳣
    4. 浱
    5. 渺
    6. 濫
    7. 㴥
    8. 滜
    9. 洪
    10. 汘
    11. 瀤
    12. 㳉
同笔画
    1. 忨
    2. 抆
    3. 杄
    4. 吩
    5. 抄
    6. 忴
    7. 拒
    8. 町
    9. 奀
    10. 芴
    11. 厑
    12. 𠇙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