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气臌(氣臌)

拼音 qì gǔ

注音 ㄑㄧˋ ㄍㄨˇ

气臌 词语解释

解释

◎ 气臌 qìgǔ

[tympanites] 中医指由于气不通而引起的鼓胀

© 汉典

气臌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气臌

  • 气臌[tympanites] 中医指由于气不通而引起的鼓胀
  • 因于脾虚气滞或因于七情郁结、气机壅寒。
  • 症见胸腹胀满不适,按之仍觉柔软,伴有气逆,嗳气等症状。腹大、青筋显露,肤色苍黄,四肢消瘦等。
  • 易并发四肢消瘦,神疲乏力等症。
  • 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 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称水肿。
  • 宜于健脾行气之中, 加引水之品,勿以水臌法治之。
  • 方一:白术 茯苓 薏仁( 各壹两) 甘草 肉桂( 各壹分) 枳壳( 伍分) 人参 神曲 车前子 萝卜子( 各壹钱) 山药( 伍钱)
  • 水煎服。
  • 初服若觉有碍,久之自有大功,三十剂而愈矣,亦忌食盐秋石。
  • 方二:鸡胵汤
  • 【处方】生鸡内金4钱(去净瓦石糟粕,捣碎),于术3钱,生杭芍4钱,柴胡2钱,广陈皮2钱,生姜3钱。
  • 【功能主治】气郁成臌胀,兼治脾胃虚而且郁,饮食不能运化。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若小便时觉热,且色黄赤者,宜酌加滑石数钱。
  • 【各家论述】鸡内金为鸡之脾胃,中有瓦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有形瘀积可知,故能直入脾中,以消化血管之瘀滞;而又以白术之健补脾胃者驾驭之,则消化之力愈大;柴胡,《本经》谓主肠胃中饮食积聚,能推陈致新,其能佐鸡内金消瘀可知,且与陈皮并用,一升一降,而气自流通也;用芍药者,因其病虽系气臌,亦必挟有水气,芍药善利小便,即善行水,且与生姜同用,又能调和营卫,使周身之气化流通也。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气蛊
      2. 气骨
      3. 契骨
      4. 鼜鼓
      5. 奇古
      6. 泣辜
      7. 奇股
      8. 气骨
      9. 起骨
      10. 契骨
      11. 契合金兰
      12. 汽水
      13. 弃车走林
      14. 器件
      15. 汽机
      16. 契爱
      17. 多骨
      18. 荡汩
      19. 货郎鼓
      20. 茶皷
      21. 妍皮不裹痴骨
      22. 擢筋割骨
    相关词语
      1. 气烘烘
      2. 气岸
      3. 气态
      4. 气喘如牛
      5. 气秀
      6. 气韵
      7. 轻气
      8. 一脱气
      9. 稚气
      10. 消气
      11. 麤心浮气
      12. 酒气
      13. 臌胀
      14. 水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