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毕钵罗(畢缽羅)

拼音 bì bō luó

注音 ㄅㄧˋ ㄅㄛ ㄌㄨㄛˊ

毕钵罗 词语解释

解释
1.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
© 汉典

毕钵罗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毕钵罗

  • 毕钵罗即菩提树。“毕钵罗”是梵语 पीपल的音译,拉丁注音有多种:Pippala、Peepul、Peepal,汉译音译则更不相同,如法显《佛国记》音译为“宾波罗”,玄奘《大唐西域记》音译为“卑钵罗”等,在印度、尼泊尔还称该树种为Ashwattha。1753年,确定该植物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iosa L.。这是一种原生印度次大陆的被子门桑科榕属的大型乔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极易存活,而且树冠很大,人们常在树荫下休憩,因此佛祖在此树下证得“三藐三菩提”是偶然中的必然。“菩提”为梵文बोधि(拉丁注音: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悟、智慧等。将毕钵罗树尊称为菩提树,从佛祖在世时即已如此,“菩提树”的梵文注音为:bodhivrksa,其后缀-vrksa的意思是“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毕钵罗树被引种中土,“菩提树”成为该树种的固定中文名称,并成为植物学中文标准名称,对应的英语翻译是“Bodhi Tree”。 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台湾等地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 菩提树是斯里兰卡的国树,印度比哈尔的邦树,台湾花莲的县树。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髀殖
      2. 閟惜
      3. 弊惫
      4. 闭淫
      5. 蓖麻油
      6. 避忌
      7. 吹大法螺
      8. 鸣锣
      9. 笸箩
      10. 斗锣
      11. 石萝
      12. 茑萝
    相关词语
      1. 毕竟
      2. 毕具
      3. 毕协
      4. 毕昴
      5. 毕陬
      6. 毕世
      7. 业毕
      8. 呫毕
      9. 轻毕
      10. 箕毕
      11. 天毕
      12. 夷离毕
      13. 罗守
      14. 罗弋
      15. 罗拉
      16. 罗宋
      17. 罗苴子
      18. 罗圈腿
      19. 纷罗
      20. 诺矩罗
      21. 鸯窭利摩罗
      22. 素罗
      23. 阿修罗
      24. 朵罗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