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止觀(止观)

拼音 zhǐ guān

注音 ㄓˇ ㄍㄨㄢ

止觀 词语解释

解释
  • 停下来观看。
  • 佛教修行法门之一。“止”为梵文Samatha(奢摩他)的意译,意为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为梵文“毗钵舍那”的意译,意为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 -----------------
    国语辞典
    止观zhǐ guānㄓˇ ㄍㄨㄢ
    1. 佛教修行者悟道、入道的二个主要方法。止指一种平静、清楚而不会受到搅乱的心灵状态;能给心更大的洞识力,是修观所不可或缺的。观指对存在的一切物质或精神现象,以无常、苦、空和无我等来观察事物的本性真实差别。止使心从杂染和内在的障碍中解脱;观使修行者入圣流并解脱成佛。〈六门教授习定论〉:「名一二分定者,或时但有寂处而无罪观;或有众观而非寂处;或时俱有,应知即是止观双运。」

    © 汉典

    止觀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止观

  • 止,梵文Samatha(音译“奢摩他”)的意译,亦译为“止寂”或“禅定”等。观,即智慧。止观是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乃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指冠
      2. 枳關
      3. 紙冠
      4. 直館
      5. 豸冠
      6. 職管
      7. 豸官
      8. 治官
      9. 之官
      10. 指申
      11. 咫尺顔
      12. 指東畫西
      13. 枳首蛇
      14. 指手點脚
      15. 枳櫃
      16. 查關
      17. 瞿唐關
      18. 媒官
      19. 楊震關
      20. 迷關
      21. 武關
    相关词语
      1. 止約
      2. 止止
      3. 止憩
      4. 止戈
      5. 止結
      6. 止戈為武
      7. 厎止
      8. 言談舉止
      9. 發止
      10. 曉止
      11. 鉤止
      12. 知止
      13. 觀瞧
      14. 觀世音菩薩
      15. 觀機而動
      16. 觀音庵
      17. 觀形察色
      18. 觀成
      19. 巖居川觀
      20. 桃觀
      21. 考觀
      22. 道觀
      23. 玄妙觀
      24. 價值觀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