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ǐn

ㄧㄣˇ

部首 木

部外 12

总笔画 16

檼 櫽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A83

上下结构

523443121511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eas

nmd

ypxf

72904

拼音 yǐn

注音 ㄧㄣˇ

部首 木 部外 12总笔画 16

基本区 6A83笔顺 5234431215111234

檃 基本解释

● 檃

yǐn ㄧㄣˇ


  1. 〔~栝(kuò)〕①矫正竹木弯曲或使成形的器具,如“故枸木必将待~~烝矫然后直。”②(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均亦作“檃括”、“隐栝”。
【漢典】

檃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檃

櫽 yǐn

常用词组


檃栝
【漢典】

檃 國語辭典

檃ㄧㄣˇyǐn
  1. 參見「檃栝 」條。

【漢典】
【辰集中】【木】 檃·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檃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檃·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於謹切【集韻】倚謹切,𠀤音隱。本作櫽。【說文】桰也。【註】正邪曲之器,楺曲者曰檃,正方者曰桰。【荀子·性惡篇】构木,必待檃栝烝矯然後直。【淮南子·脩務訓】其曲中規,檃栝之力。

又與隱同。【後漢·鄧訓傳】考量隱栝。

又【韻會】於靳切,音㒚。義同。

【漢典】
【】【】

檃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桰也。檃與栝互訓。檃亦作櫽。亦假借作隱。栝亦假借作括。尚書大傳。子贛曰。櫽栝之㫄多曲木。良醫之門多疾人。砥厲之㫄多頑鈍。荀卿大略篇。大山之木示諸櫽栝。櫽栝者、矯制衺曲之器也。方言。所以隱櫂謂之?。郭云。搖樐小橛也。按櫂以索繫於?而後可打。是?者所以檃其櫂也。如許云矢檃弦處謂之矢栝。矢栝所以檢弦也。般庚。尚皆隱哉。某氏注云。相隱括共爲善政。公羊傳何序云。隱括使就繩墨。孫卿書云。劫之以勢。隱之以阨。阨而用之。得而後功之。隱皆讀爲檃。漢㓝法志。隱之以勢。臣瓚注曰。秦政急峻。隱括其民於隘狹之法是也。凡古云安隱者、皆謂檃栝之而安也。俗作安穩。聲形皆變也。從木。隱省聲。於謹切。十三部。按篇、韵皆引說文櫽、栝也。不省心。
【漢典】

檃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日语读音 TAMEGI

客家话 [梅县腔] jun3 [海陆腔] run3 rin1 [台湾四县腔] jun3 jin1粤语 jan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檃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檃」 說文‧木部「檃」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檼
櫽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䨸(yin3)
    2. 㥼(yin3)
    3. 尹(yin3)
    4. 檼(yin3)
    5. 櫽(yin3)
    6. 饮(yin3)
    7. 癮(yin3)
    8. 螾(yin3)
    9. 𠃊(yin3)
    10. 靷(yin3)
    11. 䤺(yin3)
    12. 㧈(yin3)
同部首
    1. 㯅
    2. 桱
    3. 栉
    4. 椧
    5. 樑
    6. 榊
    7. 杩
    8. 槩
    9. 㯭
    10. 楧
    11. 櫯
    12. 杷
同笔画
    1. 䕐
    2. 䗜
    3. 𠆔
    4. 頰
    5. 濨
    6. 糗
    7. 醙
    8. 镘
    9. 薯
    10. 篟
    11. 鮣
    12. 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