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gǔ

ㄍㄨˇ

部首 木

部外 10

总笔画 14

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996

左右结构

121451123435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fptc|fpgc

gdhne

bwfq

47947

拼音 gǔ

注音 ㄍㄨˇ

部首 木 部外 10总笔画 14

基本区 6996笔顺 12145112343554

标

榖 基本解释

● 榖

gǔ ㄍㄨˇ


  1. 木名。又称“构”、“楮”,即构树 [paper mulberry]。落叶乔木。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具乳汁。叶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端渐尖,全缘或缺裂。初夏开淡绿色小花,雌雄异株。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色,皮可制桑皮纸。

英语 paper mulberry

法语 mûrier à papier

【漢典】

榖 國語辭典

榖ㄍㄨˇgǔ
名
  1. 植物名。落葉亞喬木。略似楮,葉深裂而粗。雄花如穗,雌花如球。果實呈紅色。皮 粗,可供製紙。

【漢典】
【辰集中】【木】 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榖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類篇】古祿切【玉篇】古斛切,𠀤音谷。【說文】楮也。【詩·小雅】爰有樹檀,其下維榖。【註】惡木也,《本草》作構。【爾雅翼】葉無瓣曰構。【埤雅】皮白者榖,皮斑者楮,蓋一物三名也。詳楮字註。

又【書·咸乂】序: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孔傳】不恭之罰。

又【山海經】招搖之山,有木名迷榖,佩之不迷。

又【類篇】居𠋫切,音構。義同。

【漢典】
【卷六】【木】

榖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楮也。从木㱿聲。古祿切

《說文解字注》

(榖)楮也。此篆體依五經文字正。各本作?者、從𣜩便也。小雅傳曰。榖、惡木也。陸機疏曰。江南以其皮擣爲紙。謂之榖皮紙。絜白光輝。按山海經傳曰。榖亦名構。此一語之輕重耳。從木。㱿聲。古祿切。三部。

【漢典】

榖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 日语读音 KOUZO韩语罗马 KOK越南语 kéo cốc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海陆腔] guk7粤语 guk1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屋韻 入聲 穀小韻 古禄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屋部 ;王力系统:見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榖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榖」 說文‧木部「榖」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𣖫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餶(gu3)
    2. 詁(gu3)
    3. 鵠(gu3)
    4. 濲(gu3)
    5. 淈(gu3)
    6. 古(gu3)
    7. 㯏(gu3)
    8. 䡩(gu3)
    9. 䀇(gu3)
    10. 瀔(gu3)
    11. 汩(gu3)
    12. 䀰(gu3)
同部首
    1. 檍
    2. 㮄
    3. 樏
    4. 楁
    5. 𠚐
    6. 條
    7. 㮠
    8. 榠
    9. 㯊
    10. 柌
    11. 桏
    12. 楦
同笔画
    1. 嘔
    2. 蔉
    3. 嘇
    4. 幒
    5. 匱
    6. 墐
    7. 僮
    8. 瑣
    9. 嫤
    10. 蔴
    11. 駀
    12. 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