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梨园戏(梨園戲)

拼音 lí yuán xì

注音 ㄌㄧˊ ㄩㄢˊ ㄒㄧˋ

梨园戏 词语解释

解释

◎ 梨园戏 líyuánxì

[Liyuan opera] 福建南部流行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

-----------------
国语辞典
梨园戏lí yuán xìㄌㄧˊ ㄩㄢˊ ㄒㄧˋ
  1. 流行于大陆地区福建省南部及台湾等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有大、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有上路与下南两流派。上路多保留宋、元南戏剧目和形式特点,内容以表现古代妇女不幸遭遇居多,表演风格较古朴。下南剧目多为明代传奇,内容以讽刺和反应社会现实居多,表演风格明快、俐落。小梨园剧目多属男女爱情与悲欢离合,典雅精美。

© 汉典

梨园戏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梨园戏

  •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离离拉拉
      2. 貍奴
      3. 厘金局
      4. 离却
      5. 离翍
      6. 犂壁
      7. 新潟
      8. 生产关系
      9. 有隙
      10. 雕舄
      11. 供求关系
      12. 卑细
    相关词语
      1. 梨圈
      2. 梨霜
      3. 梨花云
      4. 梨花冻
      5. 梨花盏
      6. 梨花枪
      7. 沙梨
      8. 啮梨
      9. 哀家梨
      10. 让枣推梨
      11. 钉座梨
      12. 哀梨
      13. 戏侮
      14. 戏娱
      15. 戏嫚
      16. 戏馆子
      17. 戏码
      18. 戏房
      19. 视同儿戏
      20. 胡戏
      21. 诋戏
      22. 压台戏
      23. 柳琴戏
      24. 伏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