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 基本解释
栝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箭末扣弦处 [the pointed end of an arrow]
其发若机栝。——《庄子·齐物论》
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国语·鲁语下》
(2) 又如:箭栝
(3) 栝蒌 [Mongolian snakegourd]。即栝楼
(4) 另见 kuò;tiǎn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 栝 kuò
名
(1) 箭末扣弦处 [end of arrow]
弓无弦,箭无栝。——《乐府诗集》
【漢典】
栝 國語辭典
名
箭末端搭扣弦的部分。《集韻·入聲·末韻》:「栝,矢栝築弦處。」《淮南子·兵略》:「夫栝,淇衛箘簬,載以銀錫,雖有薄縞之幨,腐荷之矰,然猶不能獨射也。」漢·高誘·注:「栝,箭栝也。」
即檜。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上·釋木》:「栝,柏也。」疏證:「栝,與檜同。《爾雅》云:『檜,柏葉松身。』是栝即柏之別種,故以栝為柏也。」唐·杜甫〈別張十三建封〉詩:「雖當霰雪嚴,未覺栝柏枯。」
參見「檃栝 」條。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