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lín

ㄌㄧㄣˊ

部首 木

部外 4

总笔画 8

林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797

左右结构

1234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sy

dd

ffvv

44990

拼音 lín

注音 ㄌㄧㄣˊ

部首 木 部外 4总笔画 8

统一码 6797笔顺 12341234

常 通 标

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林

lín ㄌㄧㄣˊ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 姓。

英语 forest, grove; surname

德语 Wald (S)​,Lin (Eig, Fam)

法语 (petite)​ forêt,bois (n.m)​,bosquet

© 汉典

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林 lín

〈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forest;grove;woods]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secluded place]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circle]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surbur]。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forestry]。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词性变化

◎ 林 lín

〈形〉

(1) 众多的样子 [various]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常用词组


林薄林逋林产林产品林场林丛林带林地林霏开林冠林海林壑林觉民林林林林总总林莽林木林农林区林涛林网林务员林下林业林荫道林语堂林缘林苑林子
© 汉典

林 國語辭典

林ㄌㄧㄣˊlín
名
  1.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2.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3.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副
  1. 众多。如:「工厂林立」。

© 汉典
【辰集中】【木】 林·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林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林·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𠀤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 汉典
【卷六】【林】

林 《说文解字》

【卷六】【林】
『說文解字』

平土有叢木曰林。从二木。凡林之屬皆从林。力尋切

『說文解字注』

(林)平土有叢木曰林。周禮林衡注曰:竹木生平地曰林。小雅依彼平林傳曰: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丌部曰:野外謂之林。引伸之義也。釋詁、毛傳皆曰:林,君也。假借之義也。從二木。力尋切。七部。凡林之屬皆從林。

© 汉典

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n˧˥ 唐代读音 *lim日语读音 HAYASHI韩语罗马 LIM现代韩语 림 임越南语 lâm

客家话 [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腔] lim2粤语 lam4潮州话 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近代音 來母 侵尋韻 平聲陽 林小空;中古音 來母 侵韻 平聲 林小韻 力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覃部 ;王力系统:來母 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林」 鄴3下.46.15合27781「林」 尹姞鬲西周中期集成755「林」 上(2).容.31-32「林」 說文‧林部「林」 睡.秦4「林」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林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綝(lin2)
    2. 壣(lin2)
    3. 𠄈(lin2)
    4. 阾(lin2)
    5. 㷠(lin2)
    6. 粦(lin2)
    7. 碄(lin2)
    8. 霖(lin2)
    9. 邻(lin2)
    10. 䮼(lin2)
    11. 燐(lin2)
    12. 驎(lin2)
同部首
    1. 樗
    2. 㭃
    3. 㯂
    4. 桜
    5. 椓
    6. 树
    7. 柔
    8. 杼
    9. 枭
    10. 樂
    11. 梛
    12. 㮀
同笔画
    1. 呩
    2. 㬳
    3. 奉
    4. 隶
    5. 烎
    6. 臾
    7. 坯
    8. 肳
    9. 委
    10. 㔛
    11. 侩
    12. 㤖
小学古诗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山行》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初中古诗词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 《竹里馆》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南北朝·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魏晋·曹植 《梁甫行》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