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東夏(东夏)

拼音 dōng xià

注音 ㄉㄨㄥ ㄒㄧㄚˋ

東夏 词语解释

解释
1.古代泛指中国东部。 2.金元之际的国名。金宣宗时,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国号大真,历史上亦称东真。后降元;复叛,称东夏。元太宗时灭于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 汉典

東夏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东夏 (中国历史政权)

  • 东夏(1217-1233)即大真国复国后的国名,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即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分割了金国的大部分地盘,也标志着金国进入末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国号东夏。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大真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市城子山)。1233年,蒙古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灭之。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東下
      2. 洞下
      3. 東下
      4. 東轄
      5. 冬葉
      6. 冬筍
      7. 冬至
      8. 冬煉
      9. 冬箑夏爐
      10.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11. 蹀躞不下
      12. 包打天下
      13. 閃下
      14. 舋鏬
      15. 形下
      16. 淚如雨下
    相关词语
      1. 東九省
      2. 東歪西倒
      3. 東南亞
      4. 東門吳
      5. 東舟西舫
      6. 東廝
      7. 亞東
      8. 館東
      9. 暈東東
      10. 海東
      11. 房東
      12. 老東
      13. 夏庭
      14. 夏威夷襯衫
      15. 夏候鳥
      16. 夏枯草
      17. 夏威夷音樂
      18. 夏家
      19. 首夏
      20. 陰夏
      21. 晚夏
      22. 盛夏
      23. 南夏
      24. 季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