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详细解释
(说文解字未收录“杨”字头,请参考“楊”字:)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昜聲。与章切
《說文解字注》
(楊)蒲桺也。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藝文類聚、初學記、本艸圖經、太平御覽所引正。釋木云。楊蒲桺。許所本也。按蒲。葢本作浦。浦、水瀕也。王風。不流束蒲。毛云。蒲艸也。箋云。蒲、蒲桺。孫毓云。蒲艸之聲不與?許相協。箋義爲長。是則晉人讀蒲桺爲浦桺之明證。古今注曰。蒲桺生水邊。又曰。水楊、蒲楊也。枝勁細。任矢用。任矢用者、左傳云董澤之蒲是也。絫呼曰蒲桺。單曰蒲。音同浦。至唐而失其讀矣。從木。昜聲。与章切。十部。古假楊爲揚。故詩楊之水。毛曰。楊、激揚也。廣雅曰。楊、揚也。佩觿曰。楊、桺也。亦州名。古書州名皆作楊矣。
【漢典】
小学古诗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 《村居》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节选)
初中古诗词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 《晚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唐·许浑 《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