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杜口裹足

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ㄍㄨㄛˇ ㄗㄨˊ

杜口裹足 词语解释

解释

◎ 杜口裹足 dùkǒu-guǒzú

[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闭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

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史记·范雎蔡泽传》

-----------------
国语辞典
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ㄉㄨˋ ㄎㄡˇ ㄍㄨㄛˇ ㄗㄨˊ
  1. 闭嘴不说话,住脚不敢前。形容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战国策.秦策三》:「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

英语 too frightened to move or speak

法语 trop effrayé pour bouger ou parler

© 汉典

杜口裹足 成语解释

杜口裹足

【解释】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十分害怕

© 汉典

杜口裹足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杜口裹足

  • 杜口裹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ù kǒu guǒ zú,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出自《史记·范雎蔡泽传》。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蠹政厲民
      2. 度長絜短
      3. 妒疾
      4. 肚裡尋思
      5. 渡河香象
      6. 度无极
      7. 河淸卒
      8. 佻身飛鏃
      9. 土家族
      10. 京族
      11. 镞镞
      12. 高山族
    相关词语
      1. 杜口吞聲
      2. 杜秋娘
      3. 杜门自絶
      4. 杜斷
      5. 杜麗娘
      6. 杜門自絶
      7. 預杜
      8. 萬那杜
      9. 柅杜
      10. 韋杜
      11. 小李杜
      12. 蘅杜
      13. 足蹈手舞
      14. 足财
      15. 足止
      16. 足不出門
      17. 足吝
      18. 足巴巴
      19. 辭簡意足
      20. 躃足
      21. 後足
      22. 画蛇著足
      23. 投足
      24. 啟手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