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朝审(朝審)

拼音 cháo shěn

注音 ㄔㄠˊ ㄕㄣˇ

朝审 词语解释

解释
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
© 汉典

朝审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朝审

  • 朝审是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在霜降后对于京师判决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员进行会审。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朝审制度并且发展出了秋审制(专指对外省死刑案件的复核)。
  • 朝审的结果一般分为情真、可矜、可疑、有词(明朝)或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清朝)等类,情真/情实类需奏请皇帝裁决才可执行死刑,并且每年都会有不予勾决的犯人。其他犯人一般都改为流放或充军。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嘲哂
      2. 朝绅
      3. 潮神
      4. 抄身
      5. 嘲哂
      6. 潮忽忽
      7. 嘲歌
      8. 嘲噱
      9. 潮乎乎
      10. 嘲哂
      11. 潮音
      12. 绿沈
      13. 龙沈
      14. 密谂
      15. 淹沈
      16. 新矧
      17. 鸩沈
    相关词语
      1. 朝玄
      2. 朝云
      3. 朝梁暮周
      4. 朝晨
      5. 朝真
      6. 朝不及夕
      7. 晏朝
      8. 放朝
      9. 上朝
      10. 麻朝
      11. 晚朝
      12. 昨朝
      13. 审敌
      14. 审録
      15. 审判庭
      16. 审勘
      17. 审信
      18. 审释
      19. 的审
      20. 附审
      21. 询审
      22. 靓审
      23. 判审
      24. 第二审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