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更賦(更赋)

拼音 gēng fù

注音 ㄍㄥ ㄈㄨˋ

更賦 词语解释

解释
汉代以纳钱代更役的赋税。男子年二十三至五十六,按规定轮番戍边服兵役,称为更。不能行者,得出钱入官,雇役以代。
-----------------
国语辞典
更赋gēng fùㄍㄥ ㄈㄨˋ
  1. 古时的兵役制度。秦、汉时,人民须轮流更替前往边境戍守,不去的人,可以出钱由政府雇人守边。《汉书.卷七.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 汉典

更賦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更赋

  • 中国古代官府对人民所课时力役。更赋是一种代役税。始于秦代,汉初仍袭用此法,规定22岁到56岁的男子,都要服更赋。更赋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种力役或兵役。农民每年要为地方服一个月的劳役,称更卒。农民亲自服役,叫“践更”。如果不愿意亲自去服役,可交钱300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此种出钱雇人服役的办法,叫“过更”。有时地方用不了多少更卒,也要农民照样出钱,成为一种赋役负担,就称为“更赋’。正卒为正式服兵役。西汉规定,男子23-56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役或卒役。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 汉景帝时规定,男子年龄在20岁至56岁,必须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服役完后便可回家。但遇有战事,还要临时被征调,数年不能回来。戍卒是指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为国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城做卫士。如果不愿亲自去,也可按每月出钱300雇人代替,一般农民无法承受,只得亲自服役。以后历代都有类似强拉民役的办法,只是名称不一。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更覆
      2. 耕父
      3. 畊夫
      4. 更覆
      5. 鯁輔
      6. 庚伏
      7. 緪幅
      8. 庚符
      9. 耕傭
      10. 耕貨
      11. 耕耨
      12. 耕具
      13. 耕鉏
      14. 耕壇
      15. 炊婦
      16. 節婦
      17. 賊副
      18. 應副
      19. 蟬腹
      20. 案覆
    相关词语
      1. 更號
      2. 更夾着
      3. 更鼓敲盡
      4. 更令明號
      5. 更議
      6. 更復
      7. 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8. 夜半三更
      9. 禾更
      10. 踐更
      11. 直更
      12. 殘更
      13. 賦調
      14. 賦鵩人
      15. 賦職
      16. 賦幣
      17. 賦情
      18. 賦詩
      19. 敝賦
      20. 酒賦
      21. 犧賦
      22. 鵲巢賦
      23. 兩都賦
      24. 宿賦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