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è

ㄧㄝˋ

部首 曰

部外 2

总笔画 6

抴 拽 曵 𦥙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6F3

单一结构

25115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xe|jnte

lwp

kzm

50006

拼音 yè

注音 ㄧㄝˋ

部首 曰 部外 2总笔画 6

基本区 66F3笔顺 251153

通 标

曳 基本解释

● 曳

yè ㄧㄝˋ


  1. 拉,牵引:~引。~扯。弃甲~兵。

英语 trail, tow, drag, pull

德语 schleppen, Luftwiderstand (S)​,ziehen (V)

法语 tirer

【漢典】

曳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曳 yè

动

(1) (会意。从申,从丿,丿( 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2) 同本义 [drag;haul]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4) 穿着 [dress]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

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

(5) 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

(6) 飘摇 [sway]。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

(7) 率领 [lead]

孙子命 章子曳兵与 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

词性变化


◎ 曳 yè

形

困顿,精力衰竭 [tired out]

贫而不衰, 贱而不恨, 年虽疲曳, 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常用词组


曳步曳光弹曳足
【漢典】

曳 國語辭典

曳ㄧˋ​yì語音
動
  1. 牽引。如:「牽曳」、「拖曳」。金·元好問〈石門〉詩:「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計得隨君。」

  2. 飄搖。如:「搖曳」。《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陽陸團精氣,陰谷曳寒煙。」

形
  1. 困頓。《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貧而不衰,賤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唐·章懷太子·注:「曳,猶頓也。」

曳ㄧㄝˋ​yè讀音
  1. (一)​之讀音。

【漢典】
【辰集上】【曰】 曳·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曳 《康熙字典》

【辰集上】【曰】 曳·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𠀤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

又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說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漢典】
【卷十四】【申】

曳 《说文解字》

【卷十四】【申】
《說文解字》

臾曳也。从申丿聲。余制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曳)臾曳也。臾曳巳見上文。故但云臾曳也。此許之通例也。臾曳雙聲。猶牽引也。引之則長。故衣長曰曳地。从申。厂聲。厂見十二篇。余制切。抴也。象抴引之形。此形聲包會意也。余制切。十五部。

【漢典】

曳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ɛ˥˧ 唐代读音 *iɛ̀i日语读音 HIKU韩语罗马 YEY现代韩语 예越南语 dấy

客家话 [梅县腔] j5 [海陆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台湾四县腔] ji3粤语 jai5 jai6潮州话 hi6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祭韻 去聲 曳小韻 餘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曷部 ;王力系统:餘母 月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曳」 說文‧申部「曳」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抴
拽
曵
𦥙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㴸(ye4)
    2. 㸣(ye4)
    3. 鍱(ye4)
    4. 䴾(ye4)
    5. 叶(ye4)
    6. 拽(ye4)
    7. 洂(ye4)
    8. 鸈(ye4)
    9. 㩎(ye4)
    10. 緤(ye4)
    11. 䭟(ye4)
    12. 䊦(ye4)
同部首
    1. 朄
    2. 曼
    3. 曰
    4. 曵
    5. 朇
    6. 朁
    7. 曹
    8. 曱
    9. 朅
    10. 曻
    11. 朆
    12. 曷
同笔画
    1. 㕨
    2. 肎
    3. 圭
    4. 丟
    5. 伫
    6. 𠖶
    7. 㐕
    8. 式
    9. 芊
    10. 羊
    11. 毎
    12. 㒫
初中古诗词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清·纪昀 《河中石兽》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