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ì

ㄌㄧˋ

部首 日

部外 12

总笔画 16

简体 历

历 厤 暦 歷 𢍷 曆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6C6

左上包围结构

13312343123425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ttj

mhda

ggmk

71269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日 部外 12总笔画 16

统一码 66C6笔顺 1331234312342511

通

曆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曆

(历)

lì ㄌㄧˋ

  1. 推算歲時節氣的方法。如:“時憲曆”、“四分曆” 、“太初曆”。《淮南子•本經》:“星月之行,可以曆推得也。”
  2. 記載年、月、日、節氣等的書冊。如:“日曆”、“月曆”。《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視曆復開書,便利此月內。”《舊唐書•卷三十二 •曆志一》:“玄宗召見,令造新曆。”
  3. 年代、壽命。《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周過其曆,秦不及期。”

英语 calendar, era

德语 Kalender, Zeitrechnung, Kalenderrechnung (S)​,nacheinander, vollständig, in allen Einzelheiten (S)​,alle bisherigen, die früheren (V)​,dauern, vergehen (V)​,durchlaufen, durchmachen, hindurchgehen (V)

© 汉典

曆 國語辭典

历ㄌㄧˋlì
名
  1. 推算岁时节气的方法。如:「时宪历」、「四分历」、「太初历」。《淮南子·本经》:「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

  2. 记载年、月、日、节气等的书册。如:「日历」、「月历」。《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旧唐书·卷三二·历志一》:「玄宗召见,令造新历。」

  3. 年代、寿命。《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周过其历,秦不及期。」

© 汉典
【辰集上】【日】 曆·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曆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曆·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古文〕𢍷厤【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𠀤音櫟。【說文】曆象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傳】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會,曆象其分節,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又【舜典】協時月正日。【疏】《世本》云:容成作曆,黃帝之臣。

又【洪範】五曰曆數。【傳】曆數,節氣之數,以爲曆。【疏】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爲一歲之曆。【正字通】曆以日爲主,故从日。其从厤者,推其所經二十八舍,正日躔也。曆法始、中、終皆舉之。先求日至以定曆元,履端於始也。參以昏星,舉正於中也。察日與天會月與日會之盈虛,齊以閏歸餘於終也。《史記》《漢書》通用歷。

© 汉典
【卷七】【日】

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曆”字头,请参考“曆”字:)
【卷七】【日】
『說文解字』

厤象也。从日厤聲。《史記》通用歷。郎擊切

© 汉典

曆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KOYOMI韩语罗马 LYEK现代韩语 력 역越南语 lịch

客家话 [海陆腔] lak8 lit8 let8 [梅县腔] lak8 [宝安腔] lak8 [客英字典] lak8 let8 lit8 [陆丰腔] lak8 [客语拼音字汇] lag6 [台湾四县腔] lak8 lit8 let8 [东莞腔] lak8粤语 lik6潮州话 lêh8 (lêh)

近代音 來母 齊微韻 入聲作去聲 立小空;中古音 來母 錫韻 入聲 靂小韻 郎擊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錫部 ;王力系统:來母 錫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曆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曆」 說文‧日部「曆」「历」 「曆」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历
厤
暦
歷
𢍷
曆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蜊(li4)
    2. 礰(li4)
    3. 蚸(li4)
    4. 砬(li4)
    5. 笠(li4)
    6. 糲(li4)
    7. 叕(li4)
    8. 䬅(li4)
    9. 儮(li4)
    10. 茘(li4)
    11. 䘈(li4)
    12. 㘑(li4)
同部首
    1. 暋
    2. 晾
    3. 㬭
    4. 曥
    5. 昞
    6. 㬛
    7. 晙
    8. 暿
    9. 㬀
    10. 㬦
    11. 暳
    12. 晍
同笔画
    1. 靛
    2. 鍀
    3. 諯
    4. 篰
    5. 齓
    6. 擳
    7. 閽
    8. 䞹
    9. 䳀
    10. 褾
    11. 醔
    12. 䅼
初中古诗词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 《黄鹤楼》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