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智均力敌(智均力敵)

拼音 zhì jūn lì dí

注音 ㄓ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

智均力敌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智均力敌zhì jūn lì díㄓ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
  1. 双方智谋和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博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汉典

智均力敌 成语解释

智均力敌

【解释】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汉典

智均力敌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智均力敌

  •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宣和书谱·行书二·虞世南》:“[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 。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至于
      2. 雉雉
      3. 栉剔
      4. 稚艳
      5. 稚孙
      6. 鸷鹗
      7. 匹嫡
      8. 灌涤
      9. 狄狄
      10. 班狄
      11. 踾踧
      12. 邻笛
    相关词语
      1. 智仁勇
      2. 智辨
      3. 智炬
      4. 智能
      5. 智谋
      6. 智聪
      7. 敏智
      8. 经一失,长一智
      9. 拙智
      10. 根本智
      11. 鬪智
      12. 不测之智
      13. 敌敌畏
      14. 敌档
      15. 敌国通舟
      16. 敌国同舟
      17. 敌机
      18. 敌百虫
      19.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20. 挺敌
      21. 克敌
      22. 八方受敌
      23. 力均势敌
      24. 横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