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huì

ㄏㄨㄟˋ

部首 日

部外 7

总笔画 11

𣎚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666

左右结构

2511315541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txu|jtxy

aowy

kmzy

68057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部首 日 部外 7总笔画 11

基本区 6666笔顺 25113155414

次 通 标

晦 基本解释

● 晦

huì ㄏㄨㄟˋ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2. 夜晚:~明。风雨如~。
  3.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气。

英语 dark, unclear, obscure; night

德语 dunkel, Dunkelheit (S)

法语 obscurité

【漢典】

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晦 huì

名

(1)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 同本义 [la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晦,月尽也。——《说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陈不违晦。——《左传·成公十七年》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不知晦朔。——[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戊申晦。——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4) 夜;晚 [night]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5)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夜月);风雨如晦

词性变化


◎ 晦 huì

形

(1) 昏暗 [dark]

晦而休。——《国语·鲁语》。注:“冥也。”

是时雷电晦冥。——《汉书·高帝纪》

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

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晦明变化。——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3) 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implicit]

志而晦。——《左传·成公十四年》

(4) 又如:晦伏(隐晦不显);晦昧(隐晦不明);晦窒(晦涩不通);晦塞(晦涩不畅)

(5) 草木凋零 [withered,fallen and scattered about]

寂历百草晦。——江淹《诗》。注:“凡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枝叶凋伤谓之晦。”

(6) 又如:晦在(凋零将尽,健在的已经很少了)

(7) 倒霉 [be unlucky]。如:晦气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气色(难看的、呈青黄色的脸色)

◎ 晦 huì

动

掩蔽;隐秘 [hide]。如:晦迹(隐居);晦抑(隐藏;隐瞒);晦心(隐藏本心);晦光(蒙蔽光明)

常用词组


晦暗晦明晦暝晦气晦涩晦朔
【漢典】

晦 國語辭典

晦ㄏㄨㄟˋhuì
名
  1. 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為「晦」。《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晉·杜預·注:「晦,月終,陰之盡。」《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2. 夜晚。如:「風雨如晦」。《國語·魯語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

形
  1. 昏暗。如:「幽晦」、「昏晦」。《楚辭·屈原·九歌·山鬼》:「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

  2. 不顯明。如:「隱晦」、「詞句晦澀」。《鏡花緣·第八○回》:「妹子以為此謎做的過晦,即使姊姊精於歧黃,也恐難猜。」

【漢典】
【辰集上】【日】 晦·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晦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晦·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𠀤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

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

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

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

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又【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註】晦,亡幾也。

【漢典】
【卷七】【日】

晦 《说文解字》

【卷七】【日】
《說文解字》

月盡也。从日每聲。荒內切

《說文解字注》

(晦)月盡也。朔者、月一日始蘇。朢者、月滿與日相望似朝君。字皆从月。月盡之字獨从日者、明月盡而日如故也。日如故則月盡而不盡也。引伸爲凡光盡之偁。僖十五年春秋經。晦。震夷伯之廟。公羊曰。晦、晝冥也。穀梁曰。晦、冥也。杜注左云。與凡書晦同。爾雅曰。霿謂之晦。从日。每聲。荒內切。十五部。

【漢典】

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uei˥˧ 唐代读音 xuə̀i日语读音 MISOKA KURAI韩语罗马 HOY现代韩语 회越南语 hổi

客家话 [宝安腔] fui5 [客语拼音字汇] fi4 foi4 fui4 [台湾四县腔] fi5 [客英字典] fui5 [东莞腔] fui3 [梅县腔] fi5 fui5 [海陆腔] fui5粤语 fui3

近代音 曉母 齊微韻 去聲 會小空;中古音 曉母 隊韻 去聲 誨小韻 荒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咍部 ;王力系统:曉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每」 甲573合29155「晦」 帛甲3.14「晦」 說文‧日部「晦」 睡.封73「晦」
甲骨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𣎚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燴(hui4)
    2. 㒑(hui4)
    3. 薉(hui4)
    4. 憓(hui4)
    5. 暳(hui4)
    6. 䙡(hui4)
    7. 鐬(hui4)
    8. 恚(hui4)
    9. 譓(hui4)
    10. 䍷(hui4)
    11. 㤬(hui4)
    12. 嘒(hui4)
同部首
    1. 旧
    2. 晶
    3. 昕
    4. 暧
    5. 㬠
    6. 昺
    7. 曌
    8. 晆
    9. 㫰
    10. 曮
    11. 晲
    12. 昛
同笔画
    1. 䓤
    2. 䢝
    3. 猫
    4. 㴃
    5. 桾
    6. 婛
    7. 崠
    8. 情
    9. 涬
    10. 啴
    11. 趾
    12. 旌
初中古诗词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