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春社

拼音 chūn shè

注音 ㄔㄨㄣ ㄕㄜˋ

春社 词语解释

解释
古时于春耕前(周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以祈丰收,谓之春社。
-----------------
国语辞典
春社chūn shèㄔㄨㄣ ㄕㄜˋ
  1. 古时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于此日祭祀土神,以祈农事丰收。《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宋.陆游〈游山西村〉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汉典

春社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春社

  • 春社是最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中国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元朝以前,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但目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仅有部分地区存在二月二拜土地公的习俗,并称此日为土地诞、福德诞等,但与传统的春社不尽相同。在中国大陆北方部分地区的二月二龙抬头节中,亦有部分民俗沿袭自春社。关于春社的兴衰过程,有学者将其归结为“起源三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春設
      2. 春设
      3. 椿舍
      4. 脣舌
      5. 春畲
      6. 唇舌
      7. 春畬
      8. 春設
      9. 椿舍
      10. 椿庭
      11. 椿靈
      12. 椿囷
      13. 輴欙
      14. 輴轩
      15. 椿槿
      16. 豫設
      17. 斗舍
      18. 自然背景輻射
      19. 朝涉
      20. 造設
      21. 山麝
    相关词语
      1. 春乌
      2. 春禊
      3. 春蚓笔
      4. 春斋
      5. 春國
      6. 春潮
      7. 千春
      8. 饯春
      9. 寒春
      10. 叫春
      11. 藥到回春
      12. 阳春
      13. 社饭
      14. 社會變遷
      15. 社會問題
      16. 社评
      17. 社員
      18. 社会主义
      19. 汐社
      20. 攻社
      21. 剧社
      22. 锄社
      23. 创造社
      24. 西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