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注音 ㄨˊ ㄓㄜ ㄉㄚˋ ㄏㄨㄟˋ

无遮大会 词语解释

解释
1.佛教举行的以布施为主要内容的法会,每五年一次。无遮,指宽容一切,解脱诸恶,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一律平等看待。
-----------------
国语辞典
无遮大会wú zhē dà huìㄨˊ ㄓㄜ ㄉㄚˋ ㄏㄨㄟˋ
  1.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 汉典

无遮大会 成语解释

无遮大会

【解释】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出处】《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汉典

无遮大会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无遮大会

  • 无遮大会是指佛教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斋会,又称无碍大会、五年大会。兼容并蓄而无阻止,无所遮挡、无所妨碍,梵语般阇于瑟,华言解免。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
  • 印度有个活动叫无遮大会,所谓无遮大会就是各地的僧侣聚集在一起辩论,共75天,由戒日王主持。唐·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限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 ”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吴画
      2. 吴趋曲
      3. 吴楚
      4. 毋穷
      5. 吴台
      6. 毋忘在莒
      7. 摹绘
      8. 悖晦
      9. 冗秽
      10. 炒汇
      11. 花卉
      12. 野卉
    相关词语
      1. 无可比拟
      2. 无生乡
      3. 无往
      4. 无名之师
      5. 无上法
      6. 无可非议
      7. 慰情胜无
      8. 南无
      9. 出有入无
      10. 只无
      11. 合无
      12. 昙无
      13. 会餐
      14. 会鼌
      15. 会钱
      16. 会利
      17. 会流
      18. 会晤
      19. 红枪会
      20. 遘会
      21. 南学会
      22. 邀会
      2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4. 箕会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