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斥候

拼音 chì hòu

注音 ㄔˋ ㄏㄡˋ

斥候 词语解释

解释
  • 亦作“斥堠”。
  • 侦察;候望。
  • 指大船上用以瞭望的小屋。
  • 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
  • 指侦察、候望的人。
  • -----------------
    国语辞典
    斥候chì hòu ㄔˋ ㄏㄡˋ
    1. 侦察敌情的哨兵。《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也作「斥堠」。近尖兵,哨兵

    英语 to reconnoiter, to scout, scout

    法语 reconnaître, éclaireur, scout

    © 汉典

    斥候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斥候 (侦察兵旧称)

  • 斥候,也作“斥堠”,古代的侦察兵,据传起源于汉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兵种。
  • 商代时,分封诸侯,各侯国的作用依甲骨文记载,其作用是“为王斥候”,因此斥候一词起源于汉代之说应存疑。
  • 留存原文,备此一说。
  • 从以下正文中《禹贡》(《禹贡》所作年代应为周,或说为战国,最晚只能推至汉初)和《墨子》也可得知,源于汉代之说并不可靠。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斥堠
      2. 赤候
      3. 赤后
      4. 持後
      5. 弛侯
      6. 持后
      7. 斥堠
      8. 赤候
      9. 赤后
      10. 赤道面
      11. 赤歷歷
      12. 赤頿
      13. 敕目
      14. 赤干
      15. 赤牘
      16. 望后
      17. 宗圣侯
      18. 不恥最後
      19. 瞻前虑后
      20. 幕後
      21. 谦厚
    相关词语
      1. 斥鹵
      2. 斥題
      3. 斥土
      4. 斥苦
      5. 斥逻
      6. 斥兵
      7. 廣斥
      8. 申斥
      9. 誚斥
      10. 废斥
      11. 訐斥
      12. 賤斥
      13. 候铨
      14. 候審
      15. 候教
      16. 候道
      17. 候驾
      18. 候人
      19. 六候
      20. 人候
      21. 屯候
      22. 亭候
      23. 静候
      24. 遠候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