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放电 (物理现象)
- 放电,就是使带电的物体不带电,放电并不是消灭了电荷,而是引起了电荷的转移,正负电荷抵消,使物体不显电性。
-----------------
wikipedia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指在某一绝缘介质的两面分别出现正电荷和负电荷,并且逐渐累积时,这时加于该绝缘介质上的电压也会同时增加,当该电压高于一定程度(击穿电压)后,这时绝缘介质会发生电击穿,继而使得一部分绝缘介质变为导体,使电流能够通过。在电流通过绝缘介质后,绝缘介质两面的正负电荷便会消失,加于该绝缘介质的电压也会回复到零,因此静电放电只会在一段短时间之内出现。
造成静电放电的电荷通常来自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
静电放电可以产生大小不等、或引人注目的电火花(闪电以及伴随的雷声,则是大规模的静电放电事件),即使是看不见也听不到的放电,仍有可能足以损坏敏感的电子设备。
在空气中产生电火花约需要大于 40 kV / cm 的电场强度,尤其是在雷击中。 其他形式的静电放电包括锋利电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和钝电极产生的帚形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会在产业上造成重要的有害影响,例如气体,燃料蒸气和煤尘的爆炸,以及固态电子部件(例如集成电路)的故障。这些电子器件在承受高压时可能会遭受永久性损坏。因此,相关产业与电子制造商会使用防止电荷累积的措施(例如避免带高电荷的材料)和消除静电的措施(例如接地的工人,提供防静电设备以及控制湿度)来释放静电,建立无静电的静电保护区域。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