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tái

ㄊㄞˊ

部首 扌

部外 14

总笔画 17

抬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4E1

左右结构

12112125145154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fkf

qgrg

dbwh

54014

拼音 tái

注音 ㄊㄞˊ

部首 扌 部外 14总笔画 17

基本区 64E1笔顺 12112125145154121

擡 基本解释

● 擡

tái ㄊㄞˊ


  1. 動;振動。《廣雅•釋詁一》:“擡,動也。”《玉篇•手部》:“擡,動振也。”
  2. 舉;提高。今通用“抬”。唐元稹《高荷》:“亭亭自擡舉,鼎鼎難藏擪。”
  3. 兩個以上的人合力扛舉。今通用“抬”。唐白居易《馬墜强出贈同座》:“足傷遭馬墜,腰重倩人擡。”
  4. 方言。指抬扛(即爭辯)。今通用“抬”。如:他們兩人一談到這個問題,抬起來就沒個完。
  5. 量詞。兩人合力抬物,一杠為一抬。明吴應箕《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忠烈楊公傳》:“請告歸籍,止用肩輿一乘,行李二擡而已。”

英语 carry, raise, lift

【漢典】
【卯集中】【手】 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擡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堂來切,𠀤音臺。【博雅】擡揌,動也。

又【廣韻】擡,舉也。

【漢典】

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i˧˥ 日语读音 MOTAGERU韩语罗马 TAY现代韩语 대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oi2 [陆丰腔] toi3 [梅县腔] toi2 [宝安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海陆腔] toi2粤语 toi4潮州话 tai5

官话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擡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抬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斄(tai2)
    2. 䈚(tai2)
    3. 臺(tai2)
    4. 鲐(tai2)
    5. 㒗(tai2)
    6. 㙜(tai2)
    7. 檯(tai2)
    8. 坮(tai2)
    9. 㸀(tai2)
    10. 嬯(tai2)
    11. 颱(tai2)
    12. 㘆(tai2)
同部首
    1. 捿
    2. 㨒
    3. 㨏
    4. 掓
    5. 捴
    6. 搹
    7. 摠
    8. 撵
    9. 挱
    10. 挳
    11. 㧐
    12. 撜
同笔画
    1. 燣
    2. 䇓
    3. 䕛
    4. 繇
    5. 𠐚
    6. 癇
    7. 褻
    8. 濲
    9. 㯪
    10. 辪
    11. 䁰
    12. 㼂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