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 基本解释
採 國語辭典
动
摘取。《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唐·李白〈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同「采 」。
择取。《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可令中宫博简嫔媵,兼采微贱宜子之人。」唐·李白〈明唐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同「采 」。
掘取。《魏书·卷九三·恩幸传·茹皓传》:「皓性微工巧,多所兴立,为山于天渊池西,采掘北邙及南山佳石,徙竹汝颖,罗莳其间。」同「采 」。
扯、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若是恼咱性儿起,揪住耳朵采头发。」
理会。《北齐书·卷九·后主穆后传》:「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众人那个采他,一味乱打。」通「睬」。
© 汉典
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Ąi˨˩˦ 唐代读音 *tsə̌i日语读音 TORU韩语罗马 CHAY现代韩语 채越南语 thái
客家话 [海陆腔] cai3 [梅县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客英字典] cai3 [陆丰腔] cai3 [东莞腔] cai3 [宝安腔] cai3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沙头角腔] cai3粤语 coi2潮州话 cai2(tshái) [揭阳、潮阳]cain2(tsháiⁿ)
近代音 清母 皆來韻 上聲 采小空;中古音 清母 海韻 上聲 采小韻 倉宰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咍部 ;王力系统:清母 之部 ;
© 汉典
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采」。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