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排中律

拼音 pái zhōng lǜ

注音 ㄆㄞˊ ㄓㄨㄥ ㄌㄩˋ

排中律 词语解释

解释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其内容为:在必须作出判断的时候,要有所断定,不能无可无不可,无所断定;对于只有互相矛盾的两个可能的问题,要有所肯定,不能两不可,对两个可能全都否定。它和同一律、矛盾律都不同,从一个新的角度要求思维的确定性。因其要求排除两个矛盾判断之间的中间者,故称排中律。
-----------------
国语辞典
排中律pái zhōng lǜㄆㄞˊ ㄓㄨㄥ ㄌㄩˋ
  1. 形式逻辑思考三大原理之一,谓一事物在真与假两个判断中,不是真便是假,不是假便是真,不能有中间情况。此律原为西方理则思想之基础。唯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有直观派逻辑及三值多值逻辑兴,均不以此律为是。且证之于量子物理学,则此律不可用,必以三值逻辑方可。

德语 Satz vom ausgeschlossenen Dritten (S, Math)​

© 汉典

排中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排中律

  • 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排中律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比如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 “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在这里,甲的说法就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肯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玉米”和“不应该种玉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而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也就是说:这块地要不就是应该种玉米,要不就是不应该种玉米,二者必有其一。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俳長
      2. 俳语
      3. 徘回
      4. 牌錢樹
      5. 牌軍
      6. 牌價
      7. 酃绿
      8. 黛綠
      9. 霜凋夏綠
      10. 軫慮
      11. 假率
      12. 变率
    相关词语
      1. 排抑
      2. 排墙
      3. 排忧解难
      4. 排斥
      5. 排糠障風
      6. 排簫
      7. 差排
      8. 開排
      9. 发排
      10. 冰排
      11. 挤排
      12. 大排
      13. 律義
      14. 律風
      15. 律厤
      16. 律斬
      17. 律人
      18. 律準
      19. 滑律
      20. 三尺律
      21. 謹律
      22. 盜律
      23.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4. 调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