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fǔ

ㄈㄨˇ

部首 扌

部外 5

总笔画 8

㨐 䵾 捬 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2CA

左中右结构

121321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wfy

qodi

dnds

54000

拼音 fǔ

注音 ㄈㄨˇ

部首 扌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62CA笔顺 12132124

标

拊 基本解释

● 拊

fǔ ㄈㄨˇ


  1. 拍:~掌大笑。
  2. 同“抚”,安抚,抚慰。
  3. 器物的柄。

英语 slap; pat; tap; handle of a vessel

法语 frapper,tapoter,caresser

【漢典】

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拊 fǔ

动

(1) (形声。从手,付声。本义:抚摸)

(2) 同本义 [stroke;fondle]

拊,揗也。——《说文》。段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尧典曰:“击石拊石”,拊轻击重,故分言之。”。

主拊其背曰:“行矣!”——《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拊扪(抚摸);抚式(用手按车板)

(4) 拊掌:拍手。表示惊讶,恼怒或欢喜 [clap]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拊手(拍手;鼓掌);拊心(抚胸;拍胸);拊髀(拍大腿);拊床(拍床);拊背(轻拍肩背);拊嗟(拍手嗟叹);拊噪(拍手欢呼);拊翼(拍打翅膀)

(6) 通“抚”

(7) 体恤抚慰 [placate]

王巡三军,拊而勉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勉慰痍伤,拊巡饥渴。——颜延之《阳给事诔》

(8) 又如:拊爱(爱抚);拊绥(安抚);抚揖(抚慰揖安);拊恤(抚恤);拊循(安抚,抚慰);拊视(抚爱照顾);拊劳(慰劳)

(9) 抚摸 [stroke;fondle]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公孙龙子·坚白论》

(10) 击 [strike]。如:拊楗(击断门户的插闩;指入内偷盗);拊搏(敲击乐器);拊鼓(击鼓);拊节(击节);拊膺(捶胸);拊缶(击缶)

(11) 抚养 [foster]。如:拊育(抚育);拊养(抚养);拊伛(抚养怜爱)

(12) 弹奏 [play]。如:拊弦(弹琴);拊乐(奏乐)

【漢典】

拊 國語辭典

拊ㄈㄨˇfǔ
動
  1. 撫摸。《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六》:「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2. 拍打、輕擊。《書經·益稷》:「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公拊楹而歌。」

  3. 撫育。《詩經·小雅·蓼莪》:「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通「撫」。

  4. 撫慰、撫恤。《左傳·宣公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戰國策·齊策四》:「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名
  1. 器物的把柄。《禮記·少儀》:「刀卻,刃授穎,削授拊。」

  2. 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即搏拊。《周禮·春官·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拊。」

【漢典】
【卯集中】【手】 拊·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拊·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𠀤音撫。【說文】揗也。【詩·小雅】拊我畜我。【左傳·宣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通作撫。

又擊也,拍也。【書·益稷】予擊石拊石。【蔡傳】石磬也。重擊曰擊,輕擊曰拊。【儀禮·士喪禮】婦人拊心不哭。

又樂器名。【禮·樂記】弦匏笙簧,會守拊鼓。【註】拊者,以韋爲表,裝之以糠。一名相。今齊人或謂糠爲相。【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拊形如鼓。

又器把曰拊,手執處也。【禮·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疏】拊,弓把也。【又】削授拊。【疏】削謂曲刃,拊謂削把。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以手著物也。或作捬。

又彼口切。與㨐同。衣上扑也。

又風無切,音膚。【前漢·藝文志】泰始黃帝扁鵲兪拊方。【註】黃帝時醫也。

【漢典】
【卷十二】【手】

拊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揗也。从手付聲。芳武切

《說文解字注》

(拊)揗也。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撫循。古今字也。堯典曰。擊石拊石。拊輕擊重。故分言之。又臯陶謨搏拊、樂器名。明堂位作拊搏。从手。付聲。芳武切。古音在四部。

【漢典】

拊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UTSU NADERU韩语罗马 PWU现代韩语 부

客家话 [梅县腔] fu5 fu1 [海陆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5粤语 fu2

近代音 非母 魚模韻 去聲 赴小空;中古音 敷母 麌韻 上聲 撫小韻 芳武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侯部 ;王力系统:滂母 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拊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拊」 說文‧手部「拊」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㨐
䵾
捬
撫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䫍(fu3)
    2. 呒(fu3)
    3. 抚(fu3)
    4. 乶(fu3)
    5. 焤(fu3)
    6. 俛(fu3)
    7. 脯(fu3)
    8. 䳝(fu3)
    9. 父(fu3)
    10. 郙(fu3)
    11. 䫝(fu3)
    12. 斧(fu3)
同部首
    1. 扽
    2. 扦
    3. 擮
    4. 摞
    5. 捖
    6. 摍
    7. 㩒
    8. 攏
    9. 擷
    10. 搗
    11. 插
    12. 掳
同笔画
    1. 泆
    2. 㘳
    3. 坽
    4. 𠒊
    5. 岨
    6. 𠖄
    7. 茕
    8. 秊
    9. 呺
    10. 炈
    11. 玢
    12. 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