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yā

ㄧㄚ

部首 扌

部外 5

总笔画 8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2BC

左右结构

12125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lh

qwl

dkib

56050

拼音 yā

注音 ㄧㄚ

部首 扌 部外 5总笔画 8

统一码 62BC笔顺 12125112

常 通 标

押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押

yā ㄧㄚˉ

  1.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签~。
  2.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租。~金。~当(dàng)。典~。
  3. 拘留:看(kān )~。拘~。~禁。
  4. 跟随看管:~送。~运。
  5.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
  6. 姓。

英语 mortgage, pledge; deposit; to pawn; to arrest, detain, guard

德语 festnehmen, bewachen, unter Arrest stellen ,bewachen, eskortieren (V)​,verpfänden (V)

法语 engager,hypothéquer,détenir,conduire sous escorte

© 汉典

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押 yā

〈动〉

(1)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2) 同本义 [sign]

随即押一纸公文。——《水浒全传》

(3) 又如:押了花字(押花);押合同(签订合同);押榜(在官府文告上签字);押敕(签署诏令);押文字(签字);押字(签字);押署(签名;画押)

(4) 抵押,典当 [pawn]

暂且押四百两银子。——《红楼梦》

(5) 又如:押月(租赁房屋时先付给房东两个月租金,其中一个月的租金作为预付);押地(旧时作为抵押品的田地);押款(商业用语。以货物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押期(抵押期限);押价(典当或抵押的价格);押保(押出交保)

(6) 拘禁,关押 [take into custody]。如:押番(专司捕盗衙役);押司(宋时协助地方官办理案牍、官司等事的属吏);拘押(拘禁;关押)

(7) 押送 [send under escort]

押正旦带枷上。——《窦娥冤》

(8) 又如:押水(水路运输的押运人);押发(押送)

(9) 下注 [stake;bet]。如:押注(押上赌注);押宝(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10) 陪伴 [accompany]。如:押燕(押宴);押伴(陪伴客使);押宴(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11) 执掌 [take charge of]

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新唐书·百官志》

(12) 又如:押寨夫人(压寨夫人);押班(百官朝会时位在班列之首的官员)

(13) 通“压”。挤压 [press]

初生子,便以石押其头使扁。——《晋书·东夷·辰韩传》

词性变化

◎ 押 yā

〈名〉

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 [signature]。如:阿Q画了押就给毙了

常用词组


押宝押差押车押当押队押赴押解押金押禁押款押契押送押头押尾押运押韵押账押租
© 汉典

押 國語辭典

押ㄧㄚyā
动
  1. 以财物作为保证,抵借财物。如:「抵押」、「典押」、「早上借扩音器时,把学生证押在视听中心了。」《红楼梦·第七二回》:「把我那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

  2. 拘留。《水浒传·第五三回》:「取一面大枷钉了,押下大牢里去。」

  3. 跟随看管。《老残游记·第二○回》:「将许吴二人都用绳子缚了,陶三押著解到历城县衙门口来。」

  4. 掌管。《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中书舍人)​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辽史·卷五一·礼志四》:「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毕,卷班。」

  5. 压制、搁置。如:「公文押在他手里。」

  6. 下赌注。如:「押宝」。

押ㄧㄚˊyá
动
  1. 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署。《水浒传·第六回》:「次早,清长老升法座,押了法帖,委智深管菜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待敝友们都押了花字,一同作个见证。」

名
  1. 在文件或簿册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以用作证明。如:「画押」、「签押」。《红楼梦·第一二回》:「他两个作好作歹,只写了五十两银子,画了押。」

© 汉典
【卯集中】【手】 押·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押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押·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𠀤音壓。署也。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文字指歸】押字才能也。【唐書·百官志】中書省舍人,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通典】中書舍人謂之六押。

又歐陽脩曰:俗以草書名爲押字。

又【集韻】按也。一曰管拘也。【唐書·百官志】朝會,監察御史二人押班。

又押衙,官名。唐武臣衙官。

又詩賦用韻曰押。言押者,壓也。

又與壓通。【韓愈詩】故將臺榭押城闉。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狎切,音甲。輔也。【增韻】檢束也。

又【集韻】【韻會】𠀤轄甲切,音狎。義同。【前漢·揚雄傳】蠢迪檢押。【註】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

又與狎通。【前漢·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押至。【註】相因而至也。

© 汉典

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ɑ˥ 日语读音 OSU OSAERU OSHI韩语罗马 AP KAP现代韩语 압越南语 áp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ab5 [台湾四县腔] ap7 [客英字典] ap7 [陆丰腔] ap7 [梅县腔] ap7 [宝安腔] ap7 [东莞腔] ap7 [海陆腔] ap7粤语 aap3 aat3潮州话 ah4(ah), ap4 [澄海]ag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押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壓(ya1)
    2. 铔(ya1)
    3. 椏(ya1)
    4. 錏(ya1)
    5. 鴉(ya1)
    6. 䃁(ya1)
    7. 庘(ya1)
    8. 鸭(ya1)
    9. 吖(ya1)
    10. 圧(ya1)
    11. 丫(ya1)
    12. 啞(ya1)
同部首
    1. 撋
    2. 攞
    3. 撾
    4. 捗
    5. 搢
    6. 扗
    7. 抓
    8. 捤
    9. 搝
    10. 拞
    11. 播
    12. 摏
同笔画
    1. 冐
    2. 𠈄
    3. 毞
    4. 规
    5. 𠚋
    6. 苾
    7. 䊵
    8. 明
    9. 怦
    10. 呬
    11. 转
    12. 𠉛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