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iā

ㄐㄧㄚ

部首 扌

部外 4

总笔画 7

挾 𢪍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2B8

左右结构

12134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tpy

qhio

dmw

52032

拼音 jiā

注音 ㄐㄧㄚ

部首 扌 部外 4总笔画 7

基本区 62B8笔顺 1213454

抸 基本解释

● 抸

jiā ㄐㄧㄚˉ


  1. 挈。
  2. 同“挟”,持。
【漢典】
【卯集中】【手】 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抸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集韻】作荅切,音帀持也。【玉篇】挈也。與挾同。

【漢典】
【卷十二】【手】

↳挾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抸”字头,请参考“挾”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俾持也。从手夾聲。胡頰切

《說文解字注》

(挾)俾持也。俾持,謂俾㚒而持之也。亦部㚒下曰:盜𥨸褱物也。俗謂蔽人俾㚒。然則俾持正謂藏匿之持。如今人言懷挾也。孟子挾貴、挾賢、挾長、挾有勳勞、挾故。此皆本義之引申,音胡頰切。若詩禮之挾矢、周禮之挾日,音皆子協反。挾日,干本作帀日。左傳作浹,謂十日徧也。禮注:方持弦矢曰挾。謂矢與弦成十字形也。皆自其交會處言之。古文禮挾皆作接。然則接矢爲本字。挾矢爲叚借字與。从手㚒聲。各本作夾聲,篆體亦从二人,今皆正。从二入,以形聲中有會意也。胡夾切。八部。

【漢典】

抸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越南语 bẹp

客家话 [梅县腔] hiap8 giap8 kiap8潮州话 zah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抸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挾」。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挾」 說文‧手部「抸」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挾
𢪍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浹(jia1)
    2. 挾(jia1)
    3. 貑(jia1)
    4. 挟(jia1)
    5. 珈(jia1)
    6. 加(jia1)
    7. 鎵(jia1)
    8. 笳(jia1)
    9. 糘(jia1)
    10. 豭(jia1)
    11. 毠(jia1)
    12. 夹(jia1)
同部首
    1. 抰
    2. 㨜
    3. 抣
    4. 㩃
    5. 㩫
    6. 挪
    7. 㩍
    8. 拯
    9. 招
    10. 揜
    11. 摝
    12. 㨤
同笔画
    1. 𠇼
    2. 困
    3. 忭
    4. 汶
    5. 应
    6. 岄
    7. 囯
    8. 材
    9. 坒
    10. 沌
    11. 犻
    12. 余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