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chéng

ㄔㄥˊ

部首 心

部外 15

总笔画 19

简体 惩

惩 懲 懲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1F2

上下结构

332252111213134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mgn

xhkp

oimw

28334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部首 心 部外 15总笔画 19

统一码 61F2笔顺 3322521112131344544

通

懲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懲

chéng ㄔㄥˊ

     ◎ 见“惩”。

英语 punish, reprimand; warn

德语 disziplinieren (V)​,strafen (V)

法语 punir,châtier

© 汉典

懲 國語辭典

惩ㄔㄥˊchéng
动
  1. 责罚。如:「奖惩」、「重惩」、「惩治」、「惩戒」。

  2. 警戒、教训。《韩非子·难二》:「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宋·陆游《入蜀记·第一》:「九日,晴而风。舟人惩昨夕狼狈,不敢解舟,日高方行。」

  3. 戒止。《诗经·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4. 悔恨。《楚辞·屈原·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汉典
【卯集上】【心】 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懲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唐韻】直陵切【集韻】【韻會】持陵切,𠀤音澄。【說文】㣻也。从心徵聲。通作徵。

又叶仲良切,音長。【屈原·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爲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非余心之可懲。

© 汉典
【卷十】【心】

懲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㣻也。从心徵聲。直陵切

『說文解字注』

(懲)㣻也。二篆爲轉注。古亦叚徵爲懲。从心。徵聲。直陵切。六部。

© 汉典

懲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əŋ˧˥ 唐代读音 djhiəng日语读音 KORASU KORIRU KORASHIMERU韩语罗马 CING现代韩语 징越南语 trừng

客家话 [梅县腔] zhin3 [东莞腔] cin2 [客英字典] zhin1 zhin3 [宝安腔] cin2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cin2 [台湾四县腔] tsiin1 tsiin3 [海陆腔] zhin1 zhin3粤语 cing4

近代音 穿母 庚青韻 平聲陽 澄小空;中古音 澄母 蒸韻 平聲 澂小韻 直陵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登部 ;王力系统:定母 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懲」 說文‧心部「懲」「惩」 「懲」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惩
懲
懲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澂(cheng2)
    2. 䗊(cheng2)
    3. 橙(cheng2)
    4. 筬(cheng2)
    5. 窚(cheng2)
    6. 䆸(cheng2)
    7. 棖(cheng2)
    8. 絾(cheng2)
    9. 䆑(cheng2)
    10. 憕(cheng2)
    11. 乘(cheng2)
    12. 㞼(cheng2)
同部首
    1. 憃
    2. 恣
    3. 㥕
    4. 惌
    5. 忠
    6. 憥
    7. 慾
    8. 惷
    9. 㤗
    10. 悳
    11. 惄
    12. 㥶
同笔画
    1. 攀
    2. 轍
    3. 㶈
    4. 䡲
    5. 䜌
    6. 鳕
    7. 韡
    8. 瀗
    9. 䪙
    10. 瀘
    11. 鯝
    12. 麕
初中古诗词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