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fú

ㄈㄨˊ

部首 忄

部外 5

总笔画 8

弗 𢘍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02B

左右结构

4425153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xjh

plln

uynd

95027

拼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忄 部外 5总笔画 8

统一码 602B笔顺 44251532

标

怫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怫

fú ㄈㄨˊ

     ◎ 忿怒的样子:~郁(a.愤懑;b.心情不舒畅)。~然作色。

英语 sorry, anxious; depressed

德语 Ärger, Zorn (S)​,ängstlich, ängstlich, besorgt

法语 indigné,courroucé,coléreux,rageur,anxieux

© 汉典

怫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怫 fèi

〈名〉

(1) 愤怒 [indignation;anger]

我怫然而怒。——《庄子·德充符》

(2) 又如:怫然(愤怒的样子);怫恕(愤怒);怫恚(愤怒)

词性变化

◎ 怫 fèi

〈动〉

(1) 通“悖”( bèi)。违反,逆乱 [violate;transgress]

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史记·太史公自序》

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柳宗元《断刑论》

(2) 又如:怫志(逆乱的心志)

(3) 另见 fú

基本词义


◎ 怫 fú

〈形、副〉

(1) (形声。从心,弗声。本义:抑郁;心情不舒畅)

(2) 同本义 [smouldering]

怫,郁也。——《说文》

怫,郁也,心不安也。——《字林》

太后怫郁泣血。——《汉书·邹阳传》

(3) 我心何怫郁。—— 曹操《苦寒行》

(4) 又如:怫郁(忧郁);怫忾(气郁满的样子)

〈副〉

(1) 通“勃”( bó)。突然 [suddenly]

谓己謏人,则怫然作色。——《庄子·天地》

(2) 另见 fèi

常用词组


怫然
© 汉典

怫 國語辭典

怫ㄈㄨˊfú
形
  1. 忧郁。《 说文解字·心部》:「怫,郁也。」

动
  1. 滞留、郁结。《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一·六元正纪大论》:「其病气怫于上。」清·全祖望〈重浚鄞三喉水道议〉:「久在湖中,则水性怫而不畅。」

怫ㄈㄟˋfèi
  1. 参见「[[怫恚」、「怫然」等条。

怫ㄅㄟˋbèi
形
  1. 违反。通「悖」。参见「怫异]]」条。

© 汉典
【卯集上】【心】 怫·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怫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怫·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廣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𠀤音費姓之費。【集韻】怫㥜,心不安也。

又【集韻】芳未切。音費。耗之費忿貌。【莊子·天地篇】怫然作色。

又【玉篇】【廣韻】符弗切【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𠀤音佛。【說文】鬱也。【魏樂府苦寒行】我心何怫鬱。

又或作弗。【前漢·溝洫志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亦作沸。【史記·河渠書瓠子歌】作沸鬱。

又【字彙補】蒲沒切,音悖。【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言怫異。言五家之文,各相悖異不同也。索隱讀。

© 汉典
【卷十】【心】

怫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鬱也。从心弗聲。符弗切

『說文解字注』

(怫)𩰪也。𩰪各本作鬱。誤。𩰪者、芳艸築以煑之。引申爲凡抑𩰪之偁。瓠子歌曰。魚弗鬱兮柏冬日。弗者、怫之借字。从心。弗聲。符弗切。十五部。

© 汉典

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FUSAGU IKARU越南语 phật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ui5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宝安腔] fut7 [海陆腔] fut7粤语 fai3 fat6潮州话 何温4(忽)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物韻 入聲 佛小韻 符弗切 三等 合口;奉母 未韻 去聲 𦦷小韻 扶沸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沒部 ;並母 沒部 ;王力系统:並母 物部 ;並母 物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怫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怫」 說文‧心部「怫」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弗
𢘍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枹(fu2)
    2. 畐(fu2)
    3. 豧(fu2)
    4. 炥(fu2)
    5. 㐲(fu2)
    6. 䞞(fu2)
    7. 鶝(fu2)
    8. 䨗(fu2)
    9. 浮(fu2)
    10. 宓(fu2)
    11. 㪄(fu2)
    12. 罘(fu2)
同部首
    1. 愷
    2. 悃
    3. 㦆
    4. 惸
    5. 怗
    6. 慴
    7. 㤇
    8. 愔
    9. 㣾
    10. 惿
    11. 慀
    12. 慽
同笔画
    1. 𠈨
    2. 炁
    3. 念
    4. 凭
    5. 並
    6. 枑
    7. 𠅎
    8. 郊
    9. 驻
    10. 杼
    11. 牫
    12. 㳔
初中古诗词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