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心学(心學)

拼音 xīn xué

注音 ㄒㄧㄣ ㄒㄩㄝˊ

心学 词语解释

解释
1.犹言思想修养。 2.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为学主"明本心"﹑"致良知"。认为心为宇宙的本原。 3.即心理学。
-----------------
国语辞典
心学xīn xuéㄒㄧㄣ ㄒㄩㄝˊ
  1.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学。创自宋儒陆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为基本概念,故时称「心学」。后经明儒王阳明发扬光大,而盛行于世。

© 汉典

心学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心学

  •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其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阳明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新学
      2. 心血
      3. 新雪
      4. 新学
      5. 新痊
      6. 新士
      7. 新雪
      8. 辛冽
      9. 新郎官
      10. 新夷
      11. 通穴
      12. 乜乜踅踅
      13. 气穴
      14. 云穴
      15. 虎穴
      16. 犂庭扫穴
    相关词语
      1. 心不在焉
      2. 心肥大
      3. 心寒胆落
      4. 心战
      5. 心烦意乱
      6. 心术不正
      7. 黄心
      8. 散心
      9. 圆心
      10. 坐上琴心
      11. 切切在心
      12. 出心
      13. 学问思辨
      14. 学门
      15. 学阀
      16. 学务
      17. 学说
      18. 学霸
      19. 达学
      20. 逞学
      21. 动物心理学
      22. 东京大学
      23. 子学
      24. 革命文学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