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弹棋(彈棋)

拼音 dàn qí

注音 ㄉㄢˋ ㄑㄧˊ

弹棋 词语解释

解释
古代棋类游戏。源于汉代。相传汉武帝好蹴鞠,群臣谏劝,东方朔以弹棋进之,武帝便舍蹴鞠而尚弹棋;另一说西汉成帝时刘向仿蹴鞠形制而作。初用十二枚棋,每方六枚。两人对局时轮流以石箭弹对方棋子。魏时改用十六枚棋,唐代又增为二十四枚棋。宋代以后,因象棋盛行而渐趋衰落。
-----------------
国语辞典
弹棋tán qíㄊㄢˊ ㄑㄧˊ
  1. 古代的一种棋戏。二人对局,白黑棋各若干枚,先放一棋子在棋盘的一角,用指弹击对方的棋子,先被击中取尽的就算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匳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儿辈常言幼孤,作字弹棋,谁教之?」

  2. 用手弹的棋子形的木块,是一种儿童游戏器具。

© 汉典

弹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弹棋

  • 弹棋,古代中国棋类游戏。是西汉末年开始流行,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弹棋源于何时,尚无一致结论,但大都认为是在汉代。 弹棋初创时,仅流行于宫中,社会上还鲜有所见。王莽新政末年,南方大饥,绿林发难于南,赤眉造反于东,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尔后,刘秀乘机而起,杀赤眉军,建立起东汉政权。在此大乱之年,弹棋由宫廷自然流入中国民间。直至东汉章帝时,弹棋方在宫禁中复盛。自此,喜好弹棋的人士越来越多,且以诗赋咏弹棋,或撰文论述之,为弹棋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弹碁
      2. 弹棊
      3. 胆气
      4. 丹泣
      5. 单栖
      6. 丹漆
      7. 诞欺
      8. 丹旗
      9. 澹沲
      10. 诞倨
      11. 旦望
      12. 蜑家
      13. 鴠鸟
      14. 诞静
      15. 精奇
      16. 单骑
      17. 拔赵旗
      18. 肶脐
      19. 斩将刈旗
      20. 嘛呢旗
    相关词语
      1. 弹驳
      2. 弹徽
      3. 弹墨绫
      4. 弹参
      5. 弹雨枪林
      6. 弹子蛇
      7. 搊弹
      8. 奏弹
      9. 跳弹
      10. 起弹
      11. 照相弹
      12. 参弹
      13. 棋楠香
      14. 棋名
      15. 棋布錯峙
      16. 棋声
      17. 棋坛
      18. 棋鼓
      19. 围棋
      20. 枭棋
      21. 枰棋
      22. 下棋
      23. 抨棋
      24. 绝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