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張良借箸(张良借箸)

拼音 zhāng liáng jiè zhù

注音 ㄓㄤ ㄌㄧㄤˊ ㄐㄧㄝˋ ㄓㄨˋ

張良借箸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张良借箸zhāng liáng jiè zhùㄓㄤ ㄌㄧㄤˊ ㄐㄧㄝˋ ㄓㄨˋ
  1. 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来共伐楚国,后张良至,刘邦正要用饭,张良拿起筷子为刘邦解说形势。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后遂以张良借箸指筹划、计划。

© 汉典

張良借箸 成语解释

【解释】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

© 汉典

張良借箸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张良借箸

  • zhāng liáng jiè zhù
  • 【解释】: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划指点。用以比喻出谋划策。
  • 历史故事
  • 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纵横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帮助刘邦分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与“张良借箸”同义。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彰明較着
      2. 章魚
      3. 彰宣
      4. 漳濱
      5. 章施
      6. 獐耳細辛
      7. 機杼
      8. 摀住
      9. 救助
      10. 擋住
      11. 睹微知著
      12. 推築
    相关词语
      1. 張解
      2. 張獨
      3. 張謀
      4. 張言
      5. 張口掉舌
      6. 張賣
      7. 決張
      8. 侏張
      9. 侜張
      10. 怒張
      11. 方張
      12. 高張
      13. 箸作
      14. 箸借留侯
      15. 箸子
      16. 箸録
      17. 箸錄
      18. 箸匕
      19. 髹箸
      20. 六箸
      21. 失箸
      22. 衆箸
      23. 匕箸
      24. 放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