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庐山真面目(廬山真面目)

拼音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注音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庐山真面目 词语解释

解释

◎ 庐山真面目 lúshān zhēn miàn mù

[what Lushan Mountain really looks——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or a matter; one's true character as the real face of Lushan Mountain]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因以“庐山真面目”比喻一件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
国语辞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1.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也作「庐山面目」。

© 汉典

庐山真面目 成语解释

庐山真面目

【解释】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真相大白、庐山真面

【反义词】改头换面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 汉典

庐山真面目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庐山真面目

  •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炉冶
      2. 卢矢
      3. 芦菲
      4. 芦虎
      5. 鸬鹚杓
      6. 炉峤
      7. 濯沐
      8. 株木
      9. 割乳庐墓
      10. 占募
      11. 通穆
      12. 红木
    相关词语
      1. 庐山
      2. 庐山精
      3. 庐井
      4. 庐庑
      5. 庐山公
      6. 庐寝
      7. 僧庐
      8. 弩庐
      9. 苫庐
      10. 初出茅庐
      11. 千庐
      12. 飞庐
      13. 目别汇分
      14. 目子钱
      15. 目想
      16. 目连戏
      17. 目外眦
      18. 目的论
      19. 受目
      20. 谘目
      21. 爽心悦目
      22. 睽目
      23. 内目
      24. 平目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