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平準(平准)

拼音 píng zhǔn

注音 ㄆㄧㄥˊ ㄓㄨㄣˇ

平準 词语解释

解释
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3.平稳;公平;平衡。 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
国语辞典
平准píng zhǔnㄆㄧㄥˊ ㄓㄨㄣˇ
  1. 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史记.卷三○.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2. 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史记.卷三○.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 汉典

平準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平准

  • 平准是指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贵卖贱买以求稳定物价的措施。为汉代桑弘羊首创。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置平准官于京师(长安) 。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大农令改称大司农,扩大了机构,在其下设平准令丞,专司其事。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評准
      2. 憑准
      3. 憑準
      4. 評准
      5. 憑准
      6. 憑準
      7. 評檢
      8. 評論
      9. 憑淩
      10. 評衡
      11. 屏室
      12. 憑證
      13. 請准
      14. 案准
      15. 兌准
      16. 評准
      17. 標准
      18. 應准
    相关词语
      1. 平頭數
      2. 平熟
      3.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4. 平肩輿
      5. 平頭車
      6. 平天大帝
      7. 剋平
      8. 刮平
      9. 高平
      10. 天平
      11. 宋廣平
      12. 星平
      13. 準信
      14. 準話
      15. 準量
      16. 準模
      17. 準確度
      18. 準頭
      19. 放諸四海而皆準
      20. 侵蝕基準
      21. 文化水準
      22. 定準
      23. 恆準
      24. 概準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