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幅巾

拼音 fú jīn

注音 ㄈㄨˊ ㄐㄧㄣ

幅巾 词语解释

解释
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
-----------------
国语辞典
幅巾fú jīnㄈㄨˊ ㄐㄧㄣ
  1. 古代以缣全幅所做的头巾。宋.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缁服苍颜,幅巾绳履,是个道人打扮。」也称为「幞头」。

© 汉典

幅巾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幅巾

  • 幅巾,又称巾帻,或称帕头。是指用整幅帛巾束首。多裁取一幅即长度和门幅各三尺的丝帛做成。从额往后包发,并将巾系紧,余幅使其自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有垂长至背,用葛布制成,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细绢制成,称为“缣巾”,多为王公雅士戴用。宋代以后,深衣幅巾是士大夫家冠昏、祭祀、宴居、交际服。古代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的释菜礼,儒生都穿戴幅巾深衣祭祀孔子。
  • 原先的幅巾作四方形,使用时有前幞后,包住发髻,于脑后缚结。北周武帝对其作了改进,于方帕上裁出四脚,并将其接长,形如阔带,裹发时巾帕覆盖于顶,后面两脚朝前包抄,自上而下,系结于额,前面两脚绕至颅后,缚结下垂。在幅巾的基础上演变出了幞头。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扶筋
      2. 襆巾
      3. 幞巾
      4. 浮金
      5. 俯近
      6. 抚襟
      7. 釜斤
      8. 襆巾
      9. 赋金
      10. 福晉
      11. 黻班
      12. 鳧翁
      13. 服毙
      14. 浮脆
      15. 俘獲
      16. 服污
      17. 戛玉鸣金
      18. 柳骨顏筋
      19. 笑靨金
      20. 芳襟
      21. 生津
      22. 純金
    相关词语
      1. 幅輪
      2. 幅塞
      3. 幅陨
      4. 幅圆
      5. 幅利
      6. 幅員
      7. 员幅
      8. 帐幅
      9. 独幅
      10. 漲幅
      11. 箋幅
      12. 斜幅
      13. 巾环
      14. 巾盥
      15. 巾絮
      16. 巾幗奇才
      17. 巾箧
      18. 巾拂
      19. 角頭巾
      20. 红巾
      21. 桦巾
      22. 紅巾
      23. 腰巾
      24. 安樂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