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市舶司

拼音 shì bó sī

注音 ㄕˋ ㄅㄛˊ ㄙ

市舶司 词语解释

解释
官署名。负责管理出入海港船舶、商务等。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宋代于广州、泉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杭州、密州(治今山东胶县)等地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元代、明代称市舶提举司。
-----------------
国语辞典
市舶司shì bó sīㄕˋ ㄅㄛˊ ㄙ
  1. 职官名。唐置,于广州、泉州、杭州等处与域外各国通商,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犹今之海关。宋元明因袭之,清废。

© 汉典

市舶司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市舶司

  •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 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 市舶司作为中国古代的外贸机关,见证了中国宋、元、明三朝的海上贸易之繁荣,如今,昔日的古港雄风已经不在,虽已成为过去,但是在现存的市舶司遗址上,我们还是窥见了中国历经千余年的外贸史,仍可以看到过去的辉煌。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是非顛倒
      2. 視瞻
      3. 士眾
      4. 适例
      5. 舐犊
      6. 釋聃
      7. 晚颸
      8. 率私
      9. 梟私
      10. 阿拉伯勞倫斯
      11. 鳴嘶
      12. 料丝
    相关词语
      1. 市秤
      2. 市尺
      3. 市棍
      4. 市權
      5. 市税
      6. 市刑
      7. 暴屍於市
      8. 易市
      9. 蜃樓山市
      10. 闉市
      11. 花市
      12. 爲市
      13. 司馬牛
      14. 司训
      15. 司谏
      16. 司搏
      17. 司马竹
      18. 司农仰屋
      19. 公司
      20. 九司
      21. 雲司
      22. 傷司
      23. 打官司
      24. 走阴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