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山中宰相

拼音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注音 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ㄧㄤˋ

山中宰相 词语解释

解释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
国语辞典
山中宰相shān zhōng zǎi xiàng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ㄧㄤˋ
  1.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 汉典

山中宰相 成语解释

山中宰相

【解释】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 汉典

山中宰相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山中宰相

  • 山中宰相,读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汉语成语,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出自《南史·陶弘景传》。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芟刈
      2. 杉徑
      3. 删薙
      4. 删蕪就簡
      5. 煽構
      6. 删简
      7. 指象
      8. 装佯吃象
      9. 大项
      10. 侧向
      11. 靑苔巷
      12. 衡巷
    相关词语
      1. 山际
      2. 山沓
      3. 山砦
      4. 山林屐
      5. 山河表里
      6. 山陸
      7. 黃山
      8. 積案如山
      9. 富士山
      10. 藏山
      11. 楚水巴山
      12. 墳山
      13. 相思子
      14. 相翼
      15. 相遇
      16. 相央
      17. 相离
      18. 相角
      19. 洋相
      20. 九相
      21. 出將入相
      22. 识相
      23. 賣相
      24. 走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