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尺布斗粟

拼音 chǐ bù dǒu sù

注音 ㄔˇ ㄅㄨˋ ㄉㄡˇ ㄙㄨˋ

尺布斗粟 词语解释

解释
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废,徙居蜀郡严道县,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
-----------------
国语辞典
尺布斗粟chǐ bù dǒu sùㄔˇ ㄅㄨˋ ㄉㄡˇ ㄙㄨˋ
  1.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近䦧墙之祸,兄弟相残反手足情深

© 汉典

尺布斗粟 成语解释

尺布斗粟

【解释】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示例】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之谣,辄食甚哀。 ◎明·赵弼《酆都报应录》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兄弟不和

© 汉典

尺布斗粟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尺布斗粟

  • 尺布斗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ǐ bù dǒu sù,意思是比喻兄弟不和。刘氏兄弟因争夺王位而互相残害,民间作歌谣来讽剌他们,后遂用“尺布斗粟 、尺布之谣、一尺布、一斗粟”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侈纵
      2. 褫官
      3. 齿目
      4. 恥恚
      5. 齒序
      6. 侈长
      7. 控訴
      8. 腸泌素
      9. 練素
      10. 茹素
      11. 魚素
      12. 庸素
    相关词语
      1. 尺澤
      2. 尺短寸長
      3. 尺棰
      4. 尺蹏
      5. 尺二秀才
      6. 尺椽
      7. 魯班尺
      8. 铁尺
      9. 进尺
      10. 部尺
      11. 局尺
      12. 繩尺
      13. 粟斯
      14. 粟栗
      15. 粟米草
      16. 粟陈贯朽
      17. 粟錯
      18. 粟陳貫朽
      19. 天雨粟
      20. 邑粟
      21. 财粟
      22. 赈粟
      23. 納粟
      24. 芻粟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