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live;exist]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comfort;console;soothe]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visit;express regards and concern for]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foster;nurture;protect]。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miss]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concern]。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store;preserve]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常用词组
存 國語辭典
省视、问候。《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明史·卷一·太祖本纪》:「罢诸军需,存恤贫无告者,民大悦。」
存在、生存。如:「共存」、「生死存亡」。唐·杜甫〈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寄放、储蓄。如:「寄存」、「存款」。
有、心怀。如:「存心不良」、「心存仁厚」、「你存什么心?」
保留、留下。如:「存疑」、「去伪存真」、「硕果仅存」。
停滞。《红楼梦·第二○回》:「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
思念。《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姓。如宋代有存光孙。
〔古文〕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𠀤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又【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又叶匠鄰切,音秦。【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 【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存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ən˧˥ 唐代读音 *dzuən日语读音 TAMOTSU ARU TOU韩语罗马 CON现代韩语 존越南语 tồn
客家话 [梅县腔] sun2 cun2 [海陆腔] c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cun2 [宝安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cun2 sun2 [东莞腔] sun2粤语 cyun4
近代音 清母 真文韻 平聲陽 存小空;中古音 從母 魂韻 平聲 存小韻 徂尊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痕部 ;王力系统:從母 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