嬖 基本解释
嬖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女,辟声。本义:宠爱) 同本义 [take as fovorite]
便嬖,爱也。——《说文》
毋以嬖御人疾庄后。——《礼记·缁衣》
嬖人之子也。——《左传·隐公三年》。注:“亲幸也。”
而嬖是女也。——《国语·郑语》。注:“以邪僻取爱曰嬖。”
叔孙还,纳其女于 灵公,嬖,生 景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宋公子地嬖 蘧富猎。——《左传·定公十年》
(2) 又如:嬖昵(嬖近。宠幸亲昵);嬖奴(得宠的奴仆);嬖爱(宠爱);嬖艳(宠爱美女);嬖色(喜爱女色)。又表示受宠爱
骊姬嬖,欲立其子。——《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嬖女(受宠爱的女子);嬖臣(得宠的近臣)
词性变化
名
受宠爱的人 [favorite]
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左传·僖公十七年》
常用词组
【漢典】
嬖 國語辭典
動
寵愛。《玉篇·女部》:「嬖,春秋傳曰:『賤而獲幸曰嬖。』」晉·王嘉《拾遺記·卷五》:「初,帝深嬖李夫人。」唐·陳鴻《長恨傳》:「繇是治其容,敏其詞,婉變萬態,以中上意。上益嬖焉。」
名
舊時出身卑微而受寵幸的人。如:「便嬖」。《左傳·成公十七年》:「晉厲公侈,多外嬖。」晉·杜預·注:「外嬖,愛幸大夫。」《新唐書·卷八一·三宗諸子傳·章懷太子賢傳》:「守禮以外支為王,不甚才而多寵嬖。」
形
受到寵愛的。如:「嬖妾」、「嬖姬」、「嬖臣」。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