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夾纈(夹缬)

拼音 jiā xié

注音 ㄐㄧㄚ ㄒㄧㄝ ˊ

夾纈 词语解释

解释
我国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唐以后更为普遍。用两块木板雕刻同样花纹﹐将绢布对折夹入二板中﹐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染色花纹。后来发展为用镂花油纸版涂色刷印。其染成的织物叫夹缬。
-----------------
国语辞典
夹缬jiá xiéㄐㄧㄚˊ ㄒㄧㄝˊ
  1. 一种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始于秦、汉之际,唐代以后非常普遍。用两块木板雕刻同样图案的花纹,再将绢布对折夹入二板中,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染色花纹。后发展为用镂花油纸版涂刷印。所染成的织物也称为「夹缬」。

© 汉典

夾纈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夹缬

  • 镂空型版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将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夹缬,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其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古汉语里的"缬"字,(音xié)专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出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板在绸绵等物上夹染出预定的效果。《辞源》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枷楔
      2. 甲械
      3. 家姐
      4. 加州
      5. 加號
      6. 家爺
      7. 家傳
      8. 嘉譽
      9. 高底鞋
      10. 闢邪
      11. 調諧
      12. 繡鞋
      13. 耍歪掉邪
      14. 忠邪
    相关词语
      1. 夾肝
      2. 夾衩
      3. 夾寨夫人
      4. 夾被窩
      5. 夾袋
      6. 夾緊
      7. 纏夾
      8. 跟超掖夾
      9. 馬夾
      10. 汗夾
      11. 領帶夾
      12. 拶夾
      13. 纈文
      14. 纈纈
      15. 纈子髻
      16. 纈芷
      17. 纈帛
      18. 纈花
      19. 林纈
      20. 醉眼纈
      21. 魚子纈
      22. 絞纈
      23. 羅纈
      24. 采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