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太阳黑子(太陽黑子)

拼音 tài yáng hēi zǐ

注音 ㄊㄞˋ ㄧㄤˊ ㄏㄟ ㄗˇ

太阳黑子 词语解释

解释
  • 也叫日斑或黑子。太阳表面的气体旋涡,温度较邻近的区域稍低,从地球上看像是太阳表面上的黑斑,故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有很强的磁场,因此会影响地球上短波无线电通讯。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 -----------------
    国语辞典
    太阳黑子tài yáng hēi zǐ ㄊㄞˋ ㄧㄤˊ ㄏㄟ ㄗˇ
    1. 太阳表面的黑色点状物。其形成乃因太阳内部的高热,以对流的方式传到太阳表面时,遇到强力磁场,对流受阻而形成巨大的漩涡状气流,由于温度约摄氏四千五百度,较太阳表面的六千度低,所以看起来较暗,而成为黑子。其直径常达几万公里,为地球的数倍。黑子会移动、发展,而且数目逐年增加到某一程度后,便又逐年减少,约以十一年为一周期。因黑子有很强的磁场,故当数量增多时,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通讯与气候。也称为「黑点」、「黑子」。

    © 汉典

    太阳黑子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太阳黑子 (自然现象)

  •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 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经历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称作本影,本影是磁场最强的区域。本影周围不太黑、呈条纹状的区域被称为半影。黑子随太阳表面一起旋转,大约经过27天完成一次自转。
  • 长期的观测发现,黑子多的时候,其他太阳活动现象也会比较频繁。黑子附近的光球中总会出现光斑,黑子上空的色球中总会出现谱斑,其附近经常有日珥(暗条)。同时,绝大多数的太阳爆发活动现象也发生在黑子上空的大气中。因此,从太阳大气低层至高层,以黑子为核心形成一个活动中心——太阳活动区。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泰山
      2. 泰士
      3. 泰豫
      4. 汰淅
      5. 泰筮
      6. 泰畤
      7. 家姉
      8. 枌梓
      9. 拖紫
      10. 渣滓
      11. 嚣滓
      12. 芥拾青紫
    相关词语
      1. 太丘道广
      2. 太阿倒持
      3. 太甚
      4. 太乙灯
      5. 太平翁翁
      6. 太虚
      7. 淫太
      8. 舅太太
      9. 毛太
      10. 通太
      11. 东宫三太
      12. 辰太
      13. 子本
      14. 子大夫
      15. 子囊菌
      16. 子瞻样
      17. 子午谷
      18. 子店
      19. 一股脑子
      20. 白鹞子
      21. 官子
      22. 札子
      23. 嘴子
      24. 大个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